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19年5月15日。
李奇维受邀前往剑桥大学举办讲座。
作为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牛逼的毕业生之二。
李奇维和牛顿齐名。
但是牛爵爷已经仙逝,而李爵爷则是活着的传奇,从剑桥走出的传奇。
现在的物理学界相比当时牛顿所在的时代,更加璀璨浩瀚神秘。
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待发现和解决。
这些都是一辈辈年轻天才追逐的梦想。
而剑桥大学就是专门培养天才的地方。
所以它就逮着李奇维薅羊毛了。
布鲁斯讲座(BruceLectures)。
这是战争结束后,剑桥大学管理层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
以李奇维的名字命名的每年一度的系列讲座。
讲座交替进行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演讲。
以剑桥大学的名气,请来的肯定都是各领域的大佬。
让这些大佬们给剑桥的年轻精英们讲述最前沿的科学,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如此就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容易成才。
这就是剑桥大学举办讲座的初衷。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剑桥大学还是很有进取心的。
各种改革和实验,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而不是其它目的。
既然是布鲁斯讲座,那李奇维当仁不让地被请为首席大佬。
第一年的第一场物理讲座,非他莫属。
当李奇维再次来到校园门口时,整个剑桥大学都沸腾了。
虽然他一再要求校方不要搞欢迎仪式,但是师生们全部自发聚集起来。
人山人海,旌旗飘展,喊声惊天动地。
“布鲁斯教授!”
“我的偶像!”
在李奇维这尊超级大佬面前,所谓的天之骄子们也变成脑残粉了。
不仅仅是学识上,更是人格上的尊崇。
李奇维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完全征服了这帮年轻人。
在他们心中,布鲁斯教授不仅仅是伟大的学者,同时也是伟大的圣贤。
他博爱的胸怀比天空还要宽阔。
欧洲有无数人受到过他的恩惠,甚至因为他而保留了生命。
将军的...哦不...教授的恩情,永远还不清啊。
至于欧洲各国和华夏的关系,严格来说,双方并没有生死大仇。
所以,李奇维的声望才能高到如此程度。
剑桥大学校长、副校长、各学院院长和教授们几乎全部当场了。
以李奇维此时的身份和地位,这些人要是不来,那绝对属于怠慢了。
而校长之后,为首的正是卢瑟福。
卢瑟福现在继任汤姆逊,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就是现在剑桥大学物理系的扛把子。
在校方看来,卢瑟福和布鲁斯教授关系莫逆,是近二十年的至交。
由他接待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卢瑟福本人更是诺奖得主,物理学界赫赫有名的大佬。
李奇维微笑着与众人握手致意,心中无限感慨。
距离1900年,已经过了快20年了。
当初的熟人现在很多都不见了,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
甚至连校长副校长都换了几茬。
还好有卢瑟福、威尔逊等人在,李奇维才不至于显得孤独。
很快,众多师生们逐渐散去。
反正接下来布鲁斯教授还有讲座,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提问。
接着,卢瑟福又重点介绍了第一届讲座的其他嘉宾。
“布鲁斯,这是我们剑桥的哈代教授。”
“他是数学讲座的演讲者,将在你之后举行讲座。”
李奇维闻言,看向哈代。
看着对方,他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拉马努金。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今年42岁的哈代,也是一位传奇数学家。
他的传奇不仅仅是和拉马努金的关系。
他本身也是一位数学领域的超级大佬。
一句话,在解析数论和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哈代是祖师爷。
不然剑桥大学也不可能让对方当第一届数学讲座的嘉宾。
哈代终生未婚未育,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数学专业。
这简直是汤姆逊教授梦寐以求的好苗子。
哈代要是转行学习物理,绝对是汤姆逊最爱的首席大弟子,卢瑟福也得靠边站。
哈代和华夏还有一定的渊源。
华夏的解析数论学派,继承的就是哈代的衣钵。
真实历史上,华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于1936年赴剑桥大学进修时,就曾得到过哈代的指导。
惜才的哈代对华罗庚极为赏识,称赞他为“剑桥的光荣”。
哈代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