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一时间,陕西的某个窑洞里。
时间进入夜晚,由三部电台组成的中央情报部电讯科正在进行密集的电文收发工作。
因为情报部要联系的都是散落在各地的情报人员,而这些情报人员普遍只能在夜晚发报,所以……情报部电讯科的作息时间也逐渐变成了昼伏夜出。
“大家都加油干啊,千万别遗漏了各地发来的电文……
要知道,这些情报可是敌占区的同志们花费了生命的代价才好不容易得来的。”
一个披着大衣。四十几岁的男人笑着走了进来,看起来有些邋遢,头发也有些脏乱,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情报部电讯科的科长杨尚敏。
在十几年前,杨尚敏曾经出国留学,专门远赴苏德等国学习过发报机的相关技术。
千万不要小看苏联的发报机技术,尽管苏联的工业和科技是典型的力大砖飞,程序细节也比较粗糙,但因为在数学领域的绝对优势,苏联人反而可以在电讯技术方面全面领先於欧美各国。
也正因为如此,从苏联间谍学校毕业的特工往往具备超高的电讯工作能力,这也是让其他国家都头疼不已的难题……
毕竟人们总听说美国的电报被破译,英法的电报被破译,就连拥有恩尼格玛机这样超级机器的德国电文也同样会被破译。
偏偏的,苏联的电文就很少被敌人破译过,这就足以说明苏联在无线通讯领域的实力。
……
因为延安党中央的知识分子太少,杨尚敏不得不临时担任了抗大的电讯班教员。
他往往白天教完了课,夜里还要回到电讯科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
现在,他也就只有清晨时分才能勉强睡上两三个小时,而且这样的习惯……已经整整维持了近半年时间。
“科长,这是您的晚饭,我已经帮您拿回来了……”
就在杨尚敏坐在凳子上,喝了口茶水使劲晃晃脑子的时候,一个腰间插着驳壳枪,武装带充实的年轻战士小心提着食盒走进了发报室。
杨尚敏的晚饭很简单,就是一碗面条,一碟咸菜,还有两颗已经熟透的煮鸡蛋。
上级对於所有的事情,也并不是过於死板的,人人都知道杨尚敏每天要动脑子,所以……就特别给他安排了小灶,享受团级待遇。
“小谢,诺,这个给你……”
杨尚敏接过了餐盒里的面条,很自然的把一只煮鸡蛋塞进了年轻战士手里。
这个年轻战士小谢,是上级专门派给他的通讯员,也算是他的警卫员。
在延安这个地方,能拥有警卫员的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从这里……也能看出上级对於杨尚敏的重视与信任。
“不,科长,我吃过了,两张大饼呢!”
小谢使劲的推脱着,说什麽也不肯接过杨尚敏手中的鸡蛋。
“拿着就是了,这是命令。”
杨尚敏坐在火炕上,一边大口的消灭着面条,一边就望向了发报室中还在工作的几名同志……
就当他刚刚咽下一口,一个发报员忽然站了起来:
“科长,上海市委的来电……”
“上海市委?”
杨尚敏匆忙之间把碗推给了警卫员小谢,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连忙道:
“上海市委的哪部电台?”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说着话的功夫,他已经一个箭步来到发报机边,戴上了耳机。
“一号电台!”
发报员适时递来一张草稿纸和一支铅笔,静静的站在了杨尚敏的身後。
杨尚敏的反应之所以如此剧烈,皆是出於他的职业经验……
一般情况下,下级的各个情报单位,都要等待着中央下达任务,才有可能和中央建立起双向联系。
可是今天,上海市委竟然在全无徵召的情况下,率先发来了电文,这在杨尚敏看来,一定是对方有有重大情报传递。
不出杨尚敏的预料,这封电文很长,而且……在一开始就标明了秘密等级——“转与克农同志!”
等到将电文内容彻底抄录下来,杨尚敏更是惊得吸了一口冷气。
“科长,需要进行译电吗?”
在场的这些发报人员,有不少都是杨尚敏的学生,其中就包括了站在他身後的这一位。
针对各地情报组织的密码本,杨尚敏在脑子里面就能够熟记个八九成,所以很快……他就翻译出了电文的前两句,然後摇了摇头:
“小谢,去叫李部长来一下。”
小谢明白过来,飞快的出了发报室,而後一路朝着院子外而去。
情报部的几个办事处都连在一起,所以找起人来也比较容易,大概五分钟之後,小谢就又快步回到了发报室。
这时候,他的身後还跟着一个身材中等,戴着眼镜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穿着五成新的军装,看起来斯斯文文,像是一个教书先生。
“老杨,你找我……”
“没错,李部长!”
杨尚敏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把中年男人拉到一个角落里,低声唏嘘道:
“刚刚上海的赤潮同志发来电文,根据地可能进了蛀虫了。”
“进了蛀虫……”
李部长,也就是那斯文的中年男人捏了捏眼镜腿,不大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赤潮同志我是信任的,可是……这份情报……”
作为党成立时的总部所在,上海市委的一号人物,也不一定就比情报部的部长级别要低,这二䭾无法比较,所以在来往的电文之中,一直都以同志互相称呼。
但是现在的情形……显然没有办法因为一两个线索,就对根据地的军民发起大规模的甄别。
“李部长,这篇电文很长,上海的同志大概已经找到了潜伏进根据地的蛀虫。”
杨尚敏重重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电文纸交给了中年男人。
原来在这三分钟里,杨尚敏已经按照自己的记忆,将这封电文翻译了个大概。
中年男人接过草稿纸,看到上面的内容,一个熟悉的名字瞬间划过他的眼睛……
“这个,哎……”
意识到发报室里面还有其他人,他也只能用力的捏了捏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