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8章谈判
「那麽,就这样吧。」杨林和钱谬先后站了起来,互相致意。
谈判的过程非常简短,也很顺利。或许两边在一开始确实有那麽一些矛盾,
但随着人质成功完成转交,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存在了。
这姑且也算是双方的试探。这个星汉中的军阀各种各样,但其中的大多数都不想要破坏以武德来维系的,如今的这个局势。他们都想知道,双方是不是这一类型的人一一其实主要是钱谬想要试探杨林是不是这种。
毕竟钱谬是什麽人,杨林非常清楚。但钱谬并不知道自己对面这家伙到底是个什麽样的性子。
钱谬并未响应上一次的号召前来围攻天波,他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了旁观者的视角,既拒绝站队也拒绝提供援助。因为他只能接受东南互保作为防御性同盟存在,对外的侵攻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杨林所属的区块,从地缘政治上被视作「河朔诸侯」,是大叛乱后留下的碎片化区域的一部分。晋藩是其中最强大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河朔进行了统合,但天波正好是在普藩的突出部,是处于传统意义上的河朔区域的。
那里是新闻最多的地方。因为和南方早已经稳定的局势不同,河朔地区是当时叛军的核心地带,白玉京的统治在这里被摧毁得最为彻底,这也导致这片区域最后被碎片化的众诸侯所占据。
然而说是诸侯,实际上其中只有少数藩镇有正儿八经的军号,获得了节度使的权力,而大多数都是基于藩镇的二次分裂,碎成了一摊。诸侯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也混沌不明,比如天波与普藩的关系在杨林这里看起来或许没有什麽好说的,但在外人看来却十分令人迷惑。
天波是普藩的从属吗?杨林和晋王都会回答「是」。晋王是他的主公,他是普王的封臣。普王为天波提供保护,并且帮天波处理来自白玉京的压力,而天波所需要付出的非常少一一至少目前为止,晋王并未对杨林要求过什麽,只是希望杨林能够以个人身份为藩政多出一份力。
但是在外人来看,普藩与天波之间的人情关系他们是看不到的。他们只能看到,天波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外交和自主权,也并不对普藩履行什麽真正的军事义务。双方之间的税务关系也很不明朗,似乎天波只是上交了收入中的很小一部分给普藩,大多数都被截留在藩镇之内了。
尤其是在吴越国这里,这种关系让钱谬难以理解。因为吴越国所有的藩镇都在杭州方面的强力控制之下。越王八剑直接听命于他本人,没有任何一个藩镇真正获得了自己的封地。隔壁的吴国也是类似,吴国的藩镇只是接受了龙船,也并未领受领土。
天波这种实权的封疆诸侯,到底对战争和扩张有什麽自己的看法一一钱是完全不知道的。他和杨林第一次打交道,就是四郎这小子跑到杭州去闲逛,然后在店里面张口就说「你们和朱温是什麽关系」。
钱本人当时亲自下令要把四郎先塞到西湖底下再说。直到杨林本人亲自上门,他才对杨林的印象有了些许改观。
毕竟不管是什麽态度,亲自上门至少表现得他并不那麽轻浮。那麽之后无论是对峙还是合作,都是有规矩可依的。只要按照武德来办事,这事情就乱不到哪里去。
而现在,谈判已经顺利完成了。杨林开门见山地就说清楚了自己的来意,钱谬也觉得他的说法很有道理。双方经过简短地交谈后,便决定开始合作一事情简单地就定下了。
「二哥,你们在这里面说了什麽?我能回去吗?」
「暂时不回去。」
杨林被邀请去杭州暂住,而吴越国会立刻展开对封锁区的调查。作为被朝廷委任的看门人,吴越国有一些办法去窥探屏障的内部,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
在此期间,钱谬会在杭州为他们提供招待。等到事情有了结果,钱谬保证会第一时间通知杨林,就算是对他前来报信的酬谢。至于之后要不要找杨林帮忙,
这件事之后再说。
「他不想让我们帮忙?」
「谁也不会想让别人插手自己家的事情吧。」
杨林倒是没有进一步要求参与行动一一他知道,如果钱谬真的需要帮忙,他多半也不会开口。吴越国毕竟也是大国,既然作为大国,它就像行星一样有清扫自己轨道的能力。一旦被发现无法解决自己行进道路上的障碍,那麽吴越国的存在本身的必要性就会变得值得怀疑。
毕竟,无论是西周的诸侯还是如今的藩镇,这些军事封臣都必须履行军事义务才合理,所有藩镇设立的名义,也都是作为封臣来拱卫白玉京,抵御外敌。像普藩这样的强藩更是直接作为边军在镇守长城沿线,并且以近乎「方伯」的地位,作为一众河朔诸侯的伯长在协调长城防务。
吴越国的存在也有其军事义务。除了海防之外,对徽州封锁区进行看管也是其重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