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这个机会。
陈昭举起一块银锭,肆无忌惮地向百姓们展示雁门县剿匪队的富有,说道:
“那些空话,乡亲们不想听,本官也不想讲,本官只有一句话:我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兄弟们吃亏!”
“凡入剿匪队者,平日训练之时每月俸禄一贯五,剿匪之时,翻三倍,半月结!”
“哇~”有百姓心动了,开封那边去高官富商家做仆人能拿到百文的日薪,但雁门县是边疆!
大伙的收入本来就少,若是运气不好,碰到了如严成等败类,吃你几个瓜怎么了?不把摊子掀了都算好事!
这剿匪队的收入高,还是半月结一次,不怎么怕陈昭压着俸禄逼着他们卖命。
这还没完!
“凡入剿匪队者,予田五亩,三年无税!”
“哇!”五亩田听起来不是很多,实际上真的没有很多,但这是白送的!
只要你进了剿匪队就白送的,甚至还不收税!
这不收税的五亩地抵得上普通的八亩地了。
五亩土地,这也是陈昭收买人心的手段之一。
宋代的百姓并没有太多“国”这个概念,大宋赋税过重,百姓们拖家带口跑到辽国去的例子很多,当然,辽国那边赋税过重,跑到大宋来的百姓也不少。
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无地!
大宋不抑致土地兼并,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成为佃农,或是去大城市里看能不能卖力气为生。
既然如此,在大宋也是为别人做事,在辽国也是为别人做事,辽国那边的赋税还低些,有机会为何不到辽国那边去?
陈昭给剿匪队的队员们分发土地,就是想告诉他们你们的根在这儿!
现在山贼要下山刨了你们的根,要不要和他们拼命?
当然要!
这都只是保底福利!
剿匪队的人以后都是得跟着陈昭上山剿匪的,把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赚些辛苦钱,若是待遇差了,陈昭还怎么收买人心?
甚至他们在剿匪途中连着陈昭也一并当做山贼剿了。
“凡逮捕精壮山贼者,无论有杀人之过,皆赏田一亩,钱百文,三年免税!”
“若有杀人之过,赏田十亩,钱三贯,三年免税!”
判断的方法很简单,陈昭看过一眼后就地格杀的,或者拖到菜市口砍头的,就是犯了杀人之过的。
“凡山寨寨主,再翻一倍!”
已经有下面的百姓愿意为陈知县卖命了,只要他一声令下,兴奋的剿匪队队员就会把雁门县周围的山都给犁上一遍。
这都是生前事,还有身后利呢。
“若有阵亡者,抚恤三十贯,祖父母、父母、妻无子孙依倚者,人日给米二升,以终其身,赏田二十亩,无税!”
“凡每战,本官必亲至阵前,若退至众人身后,见者皆可斩我!”
这话讲得不是很有逻辑,两宋言路甚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存在,但也仅限于“民告官”而已,“民杀官”就是另一会事了。
但现在要的就是情绪话,百姓们可不会思考砍了陈昭会有什么后果,他们现在只觉得陈知县很man。
当然,陈昭的人头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为了使百姓们相信他的实力,陈昭将手中银锭缓缓握住,白银质地虽软,但一整块银锭想要让它发生肉眼可见的形变可一点都不容易。
而陈昭手上的那块银锭被他捏扁了,就像在捏一团泥土一般,多余的银子甚至从他的指缝中“流”了出来。
陈昭松手,“卟哒”一声,被陈昭捏成不规则形状的银子掉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它是真的。
百姓们第一次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人与狗还大。
徒手捏银锭,今天也算是开了眼了。
陈昭微笑着摊开双手,像是要拥抱所有人:“现在、谁、想加入雁门县剿匪队?”
“某,某,某!”
在苍山寨遇到的那个少年早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第一个跳了出来。
少年郎,没有太重的负担,钱不钱的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和陈知县这样的“大拿”共事,哪怕只是跟在他的身后,这也是一桩难得的美事啊!
陈昭既然赦免了苍山寨等人的罪责,那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享有加入剿匪队的权力,这也是陈昭培养只属于自己的暴力机关的手段之一。
“好儿郎!”陈昭赞道:“你叫什么名字?”
“某沈均”被陈昭注视着,那少年兴奋地说道。
“好,沈均,本官钦佩你的勇气,但剿匪队可不是那么好加入的。”
“来,你朝我打一拳,用出你所有的力气!”
陈昭向沈均勾勾手,说道。
加入剿匪队的要求是打陈知县一拳?
也是,陈知县武艺高强,通过这一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