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招商引资的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后,陈昭在衙门内处理公文。
    古代边疆地区,土地贫瘠、社会混乱,中央政府的手常常伸不到这里来。
    雁门县的百姓们,农忙时种地,农忙时打劫,这都快成不成文的规定了,也算得上是一种“民风淳朴”。
    要真把山上的山贼都处置了话,这雁门县本就不多的人口怕是要更加岌岌可危。
    只能采取怀柔政策“化贼为民”,再将其中有点身手、三观未完全确定的少年郎吸纳到剿匪队里来。
    不用担心下一顿饭从哪里去寻,陈昭便能在日常的训练中掺杂自己的一点“私货”进去。
    从剿匪队开始一点一点改变雁门县百姓的三观。
    培养好了一个剿匪队队员就可以影响三代人!
    如此徐徐谋划几年,这教化之功也算是成了。
    当然,这得先从吃饱饭开始。
    陈昭修书一封,寄给远在开封的车济,邀请他到雁门县“投资办厂”。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产煤大省,而河东路又基本上将山西囊括在里面,煤炭资源丰富。
    也多亏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河东路内大部分产煤地已被陈昭和车济联手拿下,只是来不及开发。
    现在陈昭就得重新做一下战略调整了!
    这叫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能力,招商引资,可不是官商勾搭。
    将燃料的价格打下来只是第一步!
    再接下来具体怎么做,陈昭还没想好,但大致的计划是招人!
    现在的边境可谓是一片乱象,流民四起,陈昭可得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地方。
    种地虽然足够稳定,但赚不到钱,真赚钱还得看工业。
    然后再用工业补贴农业,实现“雁门县大同”!
    只要孟烨那边的技术成熟了,陈昭再将其运用到军事上来...
    雁门县就将成为供给边关的大后方,有粮、有煤、有钢!
    源源不断的军事订单、未来又有陈相公盯着,也没人敢贪墨了雁门县百姓的军费。
    他们也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车员外,展信如晤...”
    陈昭提笔写下寄给车济的信,顷刻而就。
    洋洋洒洒数百字,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尽显英雄气魄!
    将信封好,递给石嚣说道:“送去驿站,送到开封车家炭行车济车员外手上。”
    “是。”石嚣恭敬地接过,退下。
    宋代的驿站只能送些公文,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的,从原则上来讲官员只能送一封私信,但陈昭办事,皇权特许!
    事关玉清昭应宫,岂敢不送耶?
    处理好未来的规划后,陈昭着眼于现在的困境。
    陈昭后面几日都暂时没有剿匪的计划,从今天上午开始就已经陆陆续续地有“山贼”下山投诚了,得给他们一点时间。
    剿匪队的人也得训练一番,武器装备也得更新换代了,他们可是正规军!
    没把趁手的兵器,和山上的山贼有什么区别?
    这还没上山呢,剿匪队每日人吃马喂、装备制作、训练、俸禄...都要花费十贯钱!
    山上的山贼们一个个兜比脸干净,剿灭他们又没有油水可捞,到时候上山一趟,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陈昭现在恨不得夜黑风高蒙着面,直接过去抢了三大家族得了。
    但这样做太粗鲁了,从昨天三大家族的人又送来了六百多贯钱,陈昭细想之下,也渐渐琢磨出了几分味道。
    一开始他还以为有了他这个外来者,这三家会放下仇怨一致对外。
    但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三大家族之间的间隙可能比他想象得还要深,那他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分而治之,逐个击破?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再将手上的公文略微处理一下,就没事了,是的,没事了。
    陈昭竟一时感到有些迷茫。
    托“三座大山”的福,现在的雁门县有人就不错了,压根没多少事留给陈昭这个知县处理。
    换言之,不受监督的他可以下班了?
    陈昭决定去剿匪队看看。
    剿匪队训练的地方在城外,这样方便上山剿匪时打山贼们一个出其不意,陈昭一个人很好隐藏身形,但十数人一起行动就很容易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城外的地便宜,陈昭手上可没多少钱了。
    跨进训练场的大门,一个个精壮汉子只穿着短衬,皮肤黝黑。
    一月末了,但天气还是寒冷,但汉子们头上却冒出点点汗珠,呼出的热气化作白虹,消散在空中。
    “陈知县!”
    做过猎户又做过山贼的王浩被陈昭任命为剿匪队一把手,此刻正在监督并指导队员们训练,最先看到陈昭。
    队员们纷纷回头看去,见真是陈知县来了,停下正在练习的动作,向陈昭行礼:
    “见过陈知县。”
    “如何,觉得自己有能力和山贼一战了吗?”陈昭笑着问道。
    每日花销的大头都用在剿匪队的伙食和装备上,也幸亏雁门县在边疆,和辽国待得近,这羊肉的价格要便宜些,三十五文一斤。(现在的1.6斤)
    盐、油也跟不要钱似的,使劲往里面造。
    陈昭付出了这么多,可不是让他们来养老的!
    “陈知县,现在要去剿匪吗?某愿打头阵!”一少年说道,眸子里闪烁着对“人头”的渴望。
    陈昭给钱收买人心是毫不犹豫,当天选完后,就带着他们六人到衙门里,领了一个月的俸禄,五亩的田契也送到他们手上。
    回家的路上,感受着同村人艳羡的目光,回家之后,沉重的铜钱甩在桌子上,劈啪作响。
    再把田契一拍,自己瞬间就成了全家人的“英雄”。
    已经有媒婆上门给他家说亲了,这还只是普通队员的待遇!
    若是能拿上几个“人头”......
    现在有了机会得为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挣上一份基业了。
    “放心,会有机会的,到时候让你剿个够!”陈昭笑着说道。
    没明说时间,怕这几人管不住嘴巴在外泄漏了机密不好。
    军心可用,但匪气未除,就像是披了身官皮的山贼一样。
    正好有时间,陈昭得帮着他们升华一下自己的灵魂:
    “你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