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百姓的钱如数退还,富商的钱尽数拿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陈昭的劝告后和一众壮汉的监督下。
    老百姓们分成三路长长的队伍排队等着捐款。
    “王德汉,十文。”
    有专人记录捐款的数字,记完后,那人扯了张条子交给王德汉,说到:
    “老伯,您拿着这张条子去那边领礼品吧。”
    说完,还亲切地给老伯指好方向。
    “陈宫使,我就不明白了,您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些泥腿...百姓?”
    “他们捐的钱,您要折算成等价的粮食或其他的生活必须品。”
    “每个捐款的人,无论捐了多少,都送一张可换一秤蜂窝煤的卷给他们?”
    车济问道。
    现场的秩序维持好后,陈昭与车济三人便站在一旁聊天。
    车济三人都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陈昭懒得跟他们解释什么叫:“先富带动后富。”
    什么叫“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他们不配听!
    陈昭只说了最简单的道理:
    “老百姓才能捐几个钱?”
    “无非是几文,几十文地捐罢了。”
    “但他们站在这里的只有一个人,可他们背后可都是一个家庭!”
    “想想!这里有多少人,那就有同样多的家庭,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
    “木炭价格虽然很高,但已经在开封用了很多年了,群众基础牢固。”
    “蜂窝煤的价格便宜,但煤炭‘有毒’的印象早已刻进人们的脑子里了。”
    “今天在这里每个人发一秤蜂窝煤的条子,叫他们自己去车家炭行领取。”
    “一是营造出一股蜂窝煤卖的很火爆的假象。”
    “二是迅速打开市场,这么多人拿到蜂窝煤,心里可能还有顾忌,但不可能没一个人去用。”
    “只要有一个人用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三是讨好宫里的那位,咱们可都是在为他做事啊!”
    听完陈昭的解释,车济三人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他们三人在很久以前就坐上了行业扛把子的位子,站得太高了,忘记了如何与下面的百姓打交道。
    蜂窝煤主打的就是下层市场,搞得就是一个薄利多销,照着车济原来的经营思路,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坐上销量第一的宝座。
    “陈宫使,真是一个天生的商业奇才啊!”车济由衷的恭维道。
    “陈宫使,以后有新的赚钱法子,还得想到我们这些老朋友啊!”孙员外附和道。
    “一定,一定!”陈昭敷衍道。
    嘴上跟车济三人说着,眼睛却一直看着分发物资的地方。
    陈昭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大伯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整整十几个铜板,在桌面上一字排开,眼神中带着不舍,但还是把身上所有的钱捐给了陈昭。
    景德元年是,开封连续发生三次地震,大伯就是地震的受害者之一,全靠宋廷的救援及时才活下来,老伯对赵恒是有感情的。
    陈昭发粮就是为了这群人,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钱,捐给官家倒是毫不犹豫,他们才是大宋的国本啊!
    没见到老伯拿到粮食后,眼眶都湿润了。
    “话说开封府的人呢?”
    “御街这儿围了这么多人,也没见他们那派几个衙役过来帮忙维持一下秩序。”
    “说起来还得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多带了些人过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昭抱怨道。
    “喔!对了,我们阵仗弄这么大,宫中会不会派太监来监视我们?”
    “说起太监,我这儿有个笑话:从前有个太监.....”
    陈昭停顿了好一会儿。
    有一道不属于车济三人的声音传来:“然后呢?”
    陈昭笑着说道:“下面没有了!”
    但这次没有人给他捧场,现场十分安静。
    “唉,你说...”
    陈昭转过身去,见车济三人如丧考妣一样站在一旁,双唇紧抿,脸憋得通红,又悲又笑。
    他们旁边站的是一个身穿常服,下巴光溜溜的,肤色嫩白的人。
    “某周怀政!”
    “开封府的人,是我叫他们退下的。”
    声音有些尖锐。
    结合综上所述,这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太监,这TM是个太监!
    陈昭心里有些慌乱,倒也不是说害怕,更多的是背后说人家坏话后被抓包的羞愧感。
    “是中贵人啊!”
    “我说怎么今天直听得喜鹊叫唤,原来是您来了!”
    陈昭谄媚地笑着说道。
    “您们退下吧。”周怀政轻声说道。
    周怀政也是有品有阶的大太监了,犯不上和陈昭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置气,跌份!
    更重要的是现在陈昭在赵恒心中有一定分量,不可妄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