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之声争执不休。
晏时叙最终将此决定权交给了西虞。
西虞若敢战,大晏奉陪到底;
西虞若退,大晏便休养生息。
两军对峙一年有余,最终西虞按捺不住,点燃战火。
虽西虞有猛将坐镇,但大晏有攻无不克的武王挂帅。
几年鏖战,西虞节节败退,大半江山已落入大晏版图。
然而,就在大晏军势如破竹,即将彻底覆灭西虞之际。
西虞军中突然出现了一位用兵如神的“鬼面军师”。
此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人知晓。
只知其深谙兵法,智计百出,谋略竟似凌驾于大晏所有名将之上。
在他指挥下,西虞残军凭借地利与层出不穷的奇诡战术,硬生生顶住了大晏的凶猛攻势,将剩余半壁江山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半年多来,大晏军寸步难进,伤亡日增。
因补给线漫长,加之西虞境内山川险恶,气候太过炎热,战事陷入僵局。
此等大才,非我族类。
不能为大晏所用,唯有除之而后快!
晏时叙曾连派数十批精锐暗卫潜入西虞,却连那军师一片衣角都未摸到。
他像一个飘渺的幽灵,却又如实质般横亘在大晏前进的道路上。
如今,僵持不下的西虞,竟主动递上了言辞卑切的求和国书——这无疑是那位“鬼面军师”的又一记奇招。
军报上,武王笔迹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与警惕:
——
西虞国主遣秘使深夜叩关,泣血呈递国书,言辞极尽卑恭,乞求休兵议和。
其国书言明三款:
其一,割城:愿即刻割让大晏久攻不下的三座战略咽喉重镇——临渊、落霞、望月。城池舆图、户籍册籍,不日交割。
其二,献宝:愿倾西虞国库珍藏之金珠玉器、名贵药材、奇珍异兽,价值逾五百万金,以充大晏军资,赎其昔日冒犯之罪。
其三,和亲:愿献上西虞国主嫡长女,封号“玉瑶”之公主,入大晏和亲,永结秦晋之好。和亲使团已自西虞王都星夜启程,不日将抵西潼关。
西虞自此愿俯首称臣,永为藩属,岁岁纳贡。
只求大晏止息兵戈,允其保留宗庙社稷,延续国祚血脉。
——
此求和之举,时机突兀,条件优渥至极!
武王与罗大将军反复推演,皆认定此必出自西虞那位神鬼莫测之军师手笔!
自此人现身,大晏军攻势便如陷泥沼,寸步难行,伤亡惨重。
其坚壁清野,深沟高垒,已将残存国土守得固若金汤。
值此胶着之际,西虞抛出此等厚利,时机之精准,条件之巧妙,绝非西虞昏聩国主所能为!
必是那军师审时度势,行此以退为进,估计是图谋东山再起之缓兵毒计。
……
晏时叙将战报拍于御案之上,指节无意识地重重叩击着紫檀案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目光扫过几位臣子,声音低沉:“西虞此番求和,诸卿以为如何?”
城王率先出列,眉宇间尽是冷厉:
“皇兄!臣弟以为,此乃西虞包藏祸心之举!”
“割让三城,看似诚意,实则是弃卒保车,既可暂缓我军锋芒,又能示弱麻痹我军心;”
“献上珍宝,名为赎罪,实为利诱,意图消磨我军进取之志;”
“至于和亲……”
他冷哼一声:“更是赤裸裸的缓兵之计!名为结亲,实为拖延时日,使其得以喘息,暗中积蓄力量!”
“一旦允其求和,无异于纵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