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冒尖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九八零年底,这是原西县全面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去年省里有个县举办冒尖户的活动,把收入在五千元的农民选举出来,进行了表彰,今年黄原地区也开始了冒尖户评选活动,由各个公社推荐,成为冒尖户的农民,奖励一台缝纫机。本质上来讲,这个冒尖户的评选活动,是表示对新政策的支持。
    原西县原本比较落后,而石圪节是原西县的贫困公社,要想在石圪节评选出一个冒尖户,非常困难。公社一、二把手徐治功和刘根民商量了半天,也没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徐治功定下来,就孙少安吧。
    二人就骑着自行车到了孙少安家。与孙少安说明了来意。
    “别,我哪够格,不行啊。”少安推脱道。
    “你咋不行,你办砖窑作坊,可赚了不少钱。”徐治功说道。
    “那也不够啊,要五千元,差的多哩。”
    “那你算算,还差多少?”
    “再怎么算都不够。”
    “爸的也算上,不就够了。”秀莲插了一句。秀莲是被那台奖励的缝纫机吸引住了。
    “对对,都算上。”徐治功接话道。
    “都分家了哪能算呢。”
    “父子分家没关系,都算上。”徐治功最后拍板。
    石圪节公社要是没有冒尖户,他徐治功怎么参加地区的四干会啊。四干会是县、公社、队、小队四级干部大会,在干部大会后,将表彰整个地区的冒尖户。没有冒尖户的公社,岂不一点面子都没有了。
    一九八一年春节,过了元宵节后,黄原地区的四干会正式召开,代表们胸前别着红底黑字的代表证,参加了会议,为了召开这场会议,几乎征用了地区所有的公共住宿场地,包括旅馆、学校等。按照往年,四干会的最后一项,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而今年的最后一项,改成了表彰冒尖户。
    整个地区的冒尖户,胸前挂上红底黑字的冒尖户的标志,住进了县招待所,少平感觉非常心虚,他是少数有水份的冒尖户之一。
    在体育场的大会结束后,是冒尖户们的大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十几个吹鼓手,后面的跟着的冒尖户骑着高头大马,由各个县的领导牵着,后面的车辆上,装载着奖励的缝纫机。
    少安骑在马上,心中汹涌澎湃,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价值。
    今年年前,少平回家过年,离过年还有二天,金波也回来了。于是少平请金波全家吃饭。金波带着爸妈和金秀欣然参加。自己这边有孙玉厚和兰香作陪,少平烧了六菜一汤,提前庆祝新年。少平先向金俊海敬酒,感谢了他这么多年对自己家的帮衬。然后大家开始喝酒吃菜,对少平的手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饭后收拾完毕,各自回家,兰香也跟着金秀回去休息了。就留下金波住在了少平的窑洞。
    少平和金波一直有信件联系,相互之间对近期请款比较了解。
    “金波,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少平,我爸在单位就是个大车司机。”
    “在单位也说不上话。”
    “我现在跟着学开车二年了。开车没有问题。“
    “可是进不了单位。”
    “除非让我爸退休,我顶职。”
    “但我爸不到50岁。我顶职了他就没地方去。”
    “那你有没有考虑自己搞运输。”少平提议。
    “现在汽车个人不让买的,再说要好多钱。”
    “那拖拉机可以的吧,买台拖拉机搞运输。”
    “在我们地区内跑跑应该可以吧。”
    “拖拉机也买不起,我和我爸商量过。”
    “是不是还差钱?”
    “是啊,至少还差四千元。”
    “如果有钱能干不?”
    “有钱肯定能行啊,我爸开了这么多年的车,多少总有点这方面的关系,再说少安哥这边的砖头运输的活也不少,我自己再想想办法,应该没有问题。”
    “金波,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你回去后和你爸商量一下,是你开拖拉机还是你爸去开。”
    “过完年就去买拖拉机。”
    “少平,你哪来这么多钱?”
    “我写小说赚了点钱。”这几年是文学创作的黄金年代,孙少平搬运了几部小说几首诗,赚了点钱。
    “少平,谢谢你!”
    “金波,我们二个就不要说谢谢这个词了。”
    “我们和亲兄弟没啥区别,金秀也是如同我妹妹一样。”
    “好,明天我这就回去跟我爸商量。”
    二人聊到半夜,才一起在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早饭都没吃,金波就急急忙忙赶回家,与金俊海商量,商量的结果正如少平预计的一样,金俊海退下来由金波顶职,金俊海去开拖拉机搞运输。少平当即拿了五千元给了金波,金波计划年后就去地区买拖拉机。
    在这个年代,是拖拉机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