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94章陛下还真是这样的人(第1/2页)
离开皇宫,陆承安也没回家。
来到翰林院后,他就接着忙碌起来。
虽然给周启明的表格中,他已经将对比的数据提供了。
但接下来,具体到细节的安排,他可是要先写下来,查漏补缺。
虽然陆承安来翰林院有点晚,但消息灵通的翰林院学士,可是知道陆承安一大早,就进了皇宫。
心里猜测着陆承安昨天请假,会不会有不长眼的得罪他,惹得陆承安一大早就进宫找周启明的翰林院学士,早就给记录的官员说了陆承安有事要忙。
这不,看着陆承安一回来就伏案狂写着什么,翰林院的其他官员,都认为陆承安绝对是领了什么任务。
毕竟,陆承安以前在翰林院,只需用自己的记忆,协助其他官员编纂史书。
其他书写类或是整理的活,完全不用陆承安干。
现在就连陆承安都开始动手书写,绝对是个大任务。
一时间,小心思不少的官员,就盼着能让陆承安看到他们,进而带着他们一同完成任务。
到时候,陆承安吃肉,他们也能跟着喝汤。
但不管他们在外面来来回回多少次,陆承安都没有抬头看过他们任何人一眼。
见状,翰林院的官员,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测。
等到了下值时间,陆承安就收到了好几份来自同僚的聚餐邀请。
笑了下,陆承安摇头道:
“多谢大家的邀请,不过,陛下有任务吩咐下来,我最近可能没时间外出。
你们先去聚餐,等有空了,我请大家去珍宴楼。”
听到陆承安这么说,几个翰林院的官员当然不会继续邀请。
在陆承安坐上马车离开后,大家就凑到一起,小声地猜测陆承安到底被周启明安排了什么任务。
周俊原正好路过这边,听到他们的交谈声,幽幽道:
“你们是不是忘了,承安除了是翰林院修撰,还是大周的开国县伯。
陛下安排伯爷做的事,哪能是咱们可以打听的?”
说完这话,他看了眼几个翰林官后,悠悠然离开。
等周俊原走远了,才有一个翰林官小声说道:
“得意什么,一个探花郎,若不是有曲家女婿的身份,哪容得了他这么对我们说话。”
“赵大人此言差矣,周大人除了是曲家女婿的身份,还是开国县伯的好友。
他别说刚才用那样的语气提醒我们,就算骂我们几句,我们也只能受着。”一个稍显圆润的中年开口道。
说完,他客气的跟大家告辞,赶紧离开翰林院。
邀请不到陆承安,他可不想跟几个明显没有什么好的未来的同僚浪费时间。
黑着脸,被说的赵大人,一甩衣袖直接走人。
而陆承安,在回到家后,继续忙碌起来。
就这么过了两天后,百姓可能没察觉到什么,继续过着平淡的日子。
但朝中消息灵通或是精明之人,已经开始打听起来,想知道周启明外加六部尚书天天低气压,看着满面愁容的样子,所为何事。
但此刻,知道消息的人,可不会也不敢说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4章陛下还真是这样的人(第2/2页)
都是聪明人,大家也明白,极寒时代即将到来的消息,若是被大家得知,在周启明的安排还没开始实行时,可是会出乱子的。
于是,在有心人打听不到消息,再次加大筹码打听时。
六部尚书已经按照周启明的吩咐,又根据陆承安在努力了两天后,整理好的一条条的安排下,开始忙碌起来。
作为手握五十万大军,所有政令都能传出京城,一切的安排,因为赤血卫的存在,都没几个大胆官员敢阳奉阴违皇帝。
周启明的安排,虽然有人感觉有些奇怪,但还是没有任何犹豫的遵守起来。
接下来,在第一批种子被送进京城后,各种未知的植物,也一同被送了过来。
因为要求了要活的才给银子,收到的植物,很多都是用盆装着的。
只是家庭好的人家,会用各种精致花盆,而家穷的,一两文钱的花盆也能用。
因为接收这些植物,陆承安更加忙碌起来。
而陆正田,则是在很平常的一天,被周启明从工部,调入了户部。
从这天开始,他正式成为户部正六品的主事。
直接从六部中排名靠后的工部,成为大家都想进的户部官员,甚至还是跨了一级,从工部正七品所正被升为户部正六品主事的陆正田,收到升官旨意时,脑子都懵了。
不过,谢恩后,他就决定回去问一下陆承安。
他总觉得,这次他会升官,还是因为陆承安这个儿子。
带着这个想法,陆正田正式结束一天的工作,也收拾完东西,搬入了户部衙门。
回到家,他没有任何犹豫,径直来到陆承安的书房。
最近一段时间,只要陆承安回府,一般都在书房不知在些什么。
挺关注陆承安的陆正田,很快在书房找到了陆承安。
一进门,他就看向陆承安问道:
“承安,陛下又给我升官了。
你能不能告诉我,连跨一级,甚至还将我调入户部这个油水厚的衙门,是何原因?
我最近在工部干的中规中矩,绝对不是能升官的人。
你为了我,到底又给了陛下什么好东西?”
这么问着,陆正田的目光直视着陆承安。
见状,陆承安笑道:
“爹,没准是陛下终于想起你在处理雪灾时,干得不错,才给你升官的。
我最近可没给陛下什么方子,你升官肯定不是因为我。
再说了,陛下是能为了一个小方子,就给你升官的人吗?”
陆正田:“……”陛下还真是这样的人。
想到赵月秀的诰命身份,还有陆美云的郡主身份,都是周启明因为陆承安才给的赏赐,陆正田更加相信,他这次,没准也是沾了儿子的光。
于是,陆正田看向陆承安,开口道:
“承安,雪灾时,救灾的官员多的是。
你若是这么说,为何只有我一个人升官?
爹也不是不想升官,只是不想让你为了我升官的事,不停地给陛下送礼。
好东西,一次给多了,小心你需要的时候,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