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冷暖自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洪武十年的严冬,
    终于露出了它最狰狞的面目。
    鹅毛大雪铺天盖地,
    连续下了数日,
    积雪深可没膝,
    气温骤降,呵气成冰。
    北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
    整个漠北草原,
    瞬间变成了白茫茫一片的死寂世界。
    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时,
    朱标审时度势,果断下令:
    “全军停止前进!
    依托已建堡垒、城池及有利地形,
    转入防御!
    加固工事,储备燃料,
    清点粮秣,严防冻伤!
    传令各新建卫所,
    务必确保归顺部落过冬所需!”
    明军大营,
    依托着新城以及沿途修建的十几座水泥堡垒,
    迅速安定下来。
    这些堡垒坚固异常,
    墙体厚实,
    防风保暖效果远超以前。
    堡垒内部结构合理,
    设有专门的宿舍、仓库、伙房,
    甚至还有简易火炕。
    仓库里堆满了,
    从后方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腌肉、干菜,
    更有今年在漠北适宜地区,
    成功推广种植并收获的土豆。
    火头军们支起大锅,
    将土豆切块,混合着腌肉干菜,
    熬煮成浓稠滚烫的炖菜。
    士兵们穿着厚实的棉衣,
    裹着羊皮袄,
    轮流在堡垒内烤火,
    吃着热腾腾的食物,
    喝着姜汤,虽然不能出战,
    但日子过得并不艰苦,
    士气也保持得不错。
    随军医官更是频繁巡查,
    防治冻疮和风寒。
    反观和林城内的元军,
    以及那些尚未归顺、或是首鼠两端的小部落,
    处境则凄惨百倍。
    和林城内,
    元昭宗和他的宠臣们,
    龟缩在尚有炭火的宫殿里,
    但普通士兵和百姓却在饥寒交迫中挣扎。
    木石结构的房屋难以抵挡严寒,
    燃料奇缺,粮食储备,
    在王保保带走部分后,
    本就捉襟见肘,
    又被巴特尔元帅中饱私囊,
    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每日都有冻饿而死的尸体,
    被草草拖出城外丢弃。
    士兵们穿着单薄的皮甲,
    在城墙上瑟瑟发抖,
    怨气如同瘟疫般蔓延。
    那些散落在外的部落,
    没有坚固的住所,
    没有足够的燃料和存粮,
    牛羊在深雪中找不到草料,
    成批冻饿而死。
    牧民们只能宰杀瘦弱的牛羊充饥,
    拆掉帐篷的木架和毛毡烧火取暖,
    却依然难敌酷寒。
    婴儿的啼哭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微弱。
    许多部落一夜之间便消失了,
    被大雪彻底掩埋。
    ......
    与元军和未归顺部落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那些早早归顺大明、接受安置的部落。
    在定远城及周边卫所的组织下,
    这些部落的牧民大部分搬进了,
    新建的、保暖效果更好的砖石土坯混合房屋,
    或者加固了毡包。
    朝廷按照人口,
    提前发放了过冬的粮食,
    主要是土豆,
    以及部分煤块或木炭,
    并指导他们利用储存的青贮饲料,
    喂养核心的种畜和母畜。
    老牧民扎合台一家,
    此刻正围坐在自家暖和的砖房里。
    屋里点着朝廷分发的石炭炉子,
    暖意融融。
    锅里煮着土豆炖羊肉,
    香气四溢。
    小孙子巴图坐在爷爷腿上,
    好奇地翻看着,
    一本简单的汉蒙双语识字画册。
    扎合台的儿子,
    正跟着工部派来的技术员,
    学习如何修理新发的铁犁。
    “阿布,这石炭炉子真暖和,
    比烧牛粪强多了!”
    扎合台的儿子感慨道。
    “是啊,”
    扎合台摸着孙子的头,
    眼中满是庆幸和后怕,
    “想想那些不肯归顺的部落……听说赤那部,
    整个冬天冻死了大半的牛羊,
    人也快不行了……唉,
    多亏了太子殿下的仁政啊!
    咱们有暖房,有存粮,有燃料,
    牲畜也保住了大半……开春的日子有盼头啊!”
    他看着锅里翻滚的土豆,
    “这‘地蛋子’真是个宝贝,
    顶饿又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