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永乐南巡,这是琼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章永乐南巡,这是琼州?(第1/2页)
    公元1415年,也即永乐十三年,大明承平日久,国力逐渐昌盛。
    然则有一件事始终横在朱棣的心中挥之不去。
    那就是汉王朱高煦与太子朱高炽的明争暗斗。
    作为马背皇帝,朱棣这一辈子不怕外敌入侵,就怕自己儿子们互相残杀。
    因为他便是从侄儿手上取得的皇帝之位,血脉相残之事,他并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儿子中间。
    可问题在于,饶是他已经退步多次,汉王朱高煦却还是步步紧逼。
    凭着多年前他一句“世子多疾,汝当勉之”,多次拒绝就藩,几有谋反之意。
    面对此状,朱棣也没办法,忽然想起了多年前自请为琼州王的老四。
    于是他回到南京亲自带着朱高煦与朱瞻基等,便一路朝着琼州行来。
    寒冬腊月,正是天寒地冻之时,大明宝船一路南下,东番岛已然近在眼前。
    而在船舱之中,明成祖朱棣正语重心长的对着朱高煦道:
    “老二啊,为父知道你当年战功赫赫,当初封你为汉王,封地在云南,你嫌远不想去。”
    “现在爹已经把你的封地改到了青州,你为何还是找借口推说不去?”
    面对朱棣的质问,朱高煦自是一脸的不甘道:
    “爹,孩儿有什么罪过?要将我置于贫瘠之地!”
    “孩儿只愿常伴父皇左右,给爹颐养天年,这有何不可?”
    “嘿,臭小子,老子还要你颐养天年?”
    朱棣闻之,顿时没好气道:“真当爹不知道你那点花花肠子?”
    “你要是诚心留侍,当初让你把世子留下为何不留?”
    “还不是就想留在南京和你大哥争一争?”
    “朕警告你,朕连皇太孙都立了,你压根别想!”
    朱高煦听着,一时别过头去,一脸的不忿,想是不愿意再听老头子唠叨。
    朱棣看着自己这正值壮年的儿子,不由微微一叹,颇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若是他年轻十岁,说不得当场就要给金豆子一个大逼斗,可现在不行了。
    他已经老了,今年五十有五,天命之年都过了一半,他现在还能打,难道过几年还可以打么?
    这终究是下一代的事情,他就这么几个儿子,可谓是打在儿身,痛在父心。
    从这一点来看,他就不如他家老爷子远了,至少他做不到老爷子那么狠心!
    “唉,但愿你看了你四弟之后会悔改!这次来啊,多跟你四弟学学,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叹气之中,朱棣又告诫了一番,他口中的这个四弟,便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朱高燨。
    说来也怪,他这一生少子,在生了朱高燧之后,便一直没有生养。
    结果到了洪武二十四年,突然又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朱高燨。
    要说这小子也是个胎里祸星,刚生下来一个月,就生了一场重病,险些夭折了过去。
    本来大夫都已经宣告回天乏术了,但这小子在鬼门关绕了一圈之后又转了回来。
    从那以后,他这老四便有些异于常人,六月可行,一岁便跑,三岁通诗,四岁通文。
    得此佳儿,老朱当然喜不自胜,加上其母吴惠妃早逝,只留下这么一子,他自然疼爱非常。
    然则他没料到这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开始犯浑。
    整日里书也不读了,经也不背了,要么就是四处宣扬大地是个圆球。
    要么就说东边还有一处黄金洲,宣扬这里地大物博,地产丰富,甚至撺掇他派人往东探探。
    朱棣对此自是头疼不已,他叫之所以郑和下西洋是干什么?
    一是找朱允炆,二是想弘扬国威,消灭沿海猖獗的海盗,打通官方商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章永乐南巡,这是琼州?(第2/2页)
    可这孩子就偏信隔海相望还有大陆,非要让他派几艘船前去探一探。
    如此一来二去,老朱便知道这小号多半练废了。
    索性封朱高燨为陈王,让其自己去封地里闹腾。
    没想到朱高燨也是个有脾气的,一听要去就藩,直接就来找他要去琼州就藩。
    也是虎毒不食子,老朱深知琼州贫苦,不太乐意让自己小儿子去这种地方。
    然则朱高燨就是强求,要么去琼州,要么就不就藩。
    当时正值朱高煦第一次拒绝就藩,老朱见状,心想好啊,你小子有骨气,有本事去了就别回来。
    由是一纸诏书,想来个一石二鸟,既将朱高燨贬去就藩,又准备威慑一下朱高煦。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石二鸟毫无作用。
    既没有让朱高煦害怕,也没有让朱高燨反悔。
    自永乐二年开始,整整十一个年头,朱高燨除了吊丧和每年上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