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吐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愁字,看似简单,却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不少人心头。
    相较于英雄暮年的宏大,这愁字更贴近个人情思,也更考验才子们平日里情感的积累与抒发的功力。
    不少学子已寻了案几,开始凝神构思。
    陈风亦打算寻一处安静角落,将脑海中那些关于愁的绝妙诗词细细筛选一番。
    他刚迈开脚步,一道身影便拦在了他的面前。
    正是那通州才子胡凌越。
    此刻,胡凌越脸上先前的恼怒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病态的亢奋与志在必得的傲慢。
    他手中折扇轻摇,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着一抹玩味的笑容,目光却似有若无地瞟向陈风身后的白凝。
    “陈公子,何必急于动笔?”胡凌越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悠扬,仿佛不是在与人对峙,而是在吟风弄月。
    “这愁字,乃我辈文人最擅长抒发之情。”
    “在下不才,偶得一二感悟,愿先与陈公子及诸位同道切磋一二,也好抛砖引玉。”
    他这番话说得客气,但那副神态,分明是想在众人面前先声夺人,压陈风一头。
    周围的学子们闻言,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望了过来。
    高台上的周文渊眉头微蹙,觉得这胡凌越行事未免太过张扬,不合诗会规矩,但见他言辞尚算得体,便暂未出声阻止。
    陈风看着他,心中了然。
    这胡凌越是打定主意要在这第二轮上找回场子了。
    他倒也不急,淡然道:“胡公子既有佳作,陈某愿闻其详。”
    胡凌越见陈风应下,脸上得意之色更浓。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在园中那些盛装的年轻女子身上逡巡一圈,随即,他故作深沉地踱了半步,折扇轻敲掌心,开始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玉楼春晓寒意浓,残月挂柳影朦胧。
    愁锁深闺人寂寞,泪湿罗帕怨东风。
    去年花下曾相见,今岁庭前盼重逢。
    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愁绵绵无绝终。”
    胡凌越吟罢,还特意顿了顿,似乎在等待众人的喝彩。
    平心而论,这首《玉楼春》辞藻尚算华丽,对仗也工整,描写的闺怨离愁,也算是愁的一种常见表现。
    一些年轻学子听了,也觉得有几分意境,微微点头。
    胡凌越见状,更是得意,他斜睨着陈风,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陈公子,在下这首小令,不知可入你的法眼?”
    “这愁字,讲究的便是这般缠绵悱恻,情意真切。”
    “不知陈公子……又能作出何等惊天动地的愁绪来?”
    他言语间,已将自己的作品拔高到了某种标准,暗示陈风若写不出这般缠绵悱恻,便是不懂愁的真意。
    陈风听着他这首酸腐的闺怨词,又看着他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心中那股被压下的火气,腾地一下就窜了上来。
    “胡公子的愁,确实……别致。”陈风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胡凌越尚未听出他话中的讥讽,还以为陈风是在称赞,正要谦逊几句,却听陈风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清朗,直接打断了他酝酿好的说辞:
    “只是,我辈读书之人,所识之愁,或许并非总是这般模样!”
    陈风目光扫过全场,朗声念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此句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开头似乎平平无奇。
    胡凌越更是嗤笑一声,觉得陈风这是黔驴技穷,要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了。
    陈风不理会他的反应,继续念道: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两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场中不少年轻学子的心上!
    他们平日里,可不就是这般,为了在诗词中显得有深度,常常无病呻吟,刻意营造一些愁绪吗?
    陈风这两句,简直是把他们的心思赤裸裸地剖析了出来!
    胡凌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仿佛感觉到,陈风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落在了自己身上。
    正要开口反驳,只听陈风的声音微微一沉,带着几分无奈: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这一句,仿佛蕴含了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种深沉的、无法言说的愁苦,瞬间弥漫开来,让在场所有人的心头都为之一紧。
    胡凌越的脸色已经开始发白,他隐隐感觉到不妙,这陈风的词,似乎与他所想的完全不同。
    陈风看着胡凌越那张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的脸,不疾不徐地念出了最后一句,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淡然与释怀: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话音落下,整个问渠园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啪!啪!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