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往日烟云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51章:往日烟云逝(第1/2页)
    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交易不再使用沉甸甸的铜钱或碎银,而是使用一种印制精美、盖着独特朱红大印的纸钞——“临渊宝钞”。
    苏渊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的宝钞大计,算是已经成功了!
    “夫君你看,”沈幼娘指着一处热闹的布庄,声音带着小小的自豪。
    “如今城中九成以上的买卖,都用宝钞了。携带方便,信誉也好,连周边几个州府的商队都开始认咱们的宝钞。”
    她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一张面额一圆的宝钞,纸张厚实坚韧,图案清晰,防伪暗纹在阳光下隐约可见。
    这是她在他交代以后,顶着巨大压力推行下去的,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苏渊看着她眼中闪烁的、为这座城倾注心血的光芒,心中的愧疚更深了几分。
    他握住她的手,用力紧了紧:“幼娘,辛苦你了。”
    顾倾城则对城防的变化更感兴趣。
    她拉着苏渊登上修复一新、更加雄伟的南城门楼,指着城墙上新增的、如同巨兽獠牙般探出的炮位和下方操练场上手持新式火铳、动作整齐划一的新兵方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渊!有了这些,我看谁还敢觊觎咱们临渊城!”
    她的纯粹与热爱,如同最温暖的火焰,熨帖着苏渊有些疲惫的心。
    他忍不住抬手,想揉揉她的发顶,指尖却在触碰到她发丝时微微一顿,随即自然地滑落,拍了拍她结实有力的肩膀:“有你在,西境无忧。”
    路过新建成的“临渊高等学堂”时,朗朗读书声随风传来。
    高大的校舍,明亮的玻璃窗,宽阔的操场,一切都透着崭新的气象。
    里面都是临渊城百姓的孩子,像这样的学堂,城中有不少。义务教育已经在慢慢普及!
    沈幼娘眼中满是温柔的光:“按夫君寄来的课程表和教材,如今从蒙学到高中,已收了近万名学生。格物、算学、医药、农工……孩子们学的东西,比我们那时强多了。”
    她想起苏渊在油灯下一笔一划编写教材的样子,心中满是敬佩与柔情。
    苏渊驻足倾听,看着那些穿着统一学童服、朝气蓬勃的身影,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感。
    这是根基,是希望。是将这个时代,带向更好的时代的基石!
    在城西新落成的“临渊总医院”门前,他们遇到了鲁芷晴。
    这位曾经羞涩的女医师,如今已是医院的负责人,一身素净的白色医护服,衬得她气质沉静干练。
    她正指挥着几名学徒搬运药材,看到苏渊一行人,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快步上前行礼:“城主大人,幼娘妹妹,倾城姐姐好。”
    她的目光在苏渊脸上飞快地扫过,带着关切和一丝深藏的仰慕。
    “鲁医师辛苦了。”苏渊颔首,“医院运转如何?”
    “托城主洪福,一切顺利。”鲁芷晴声音清亮,眼中闪烁着医者的热忱。
    “按照城主之前的规划,我们已在周边新建的县镇设立了分院,培训本地医者。并向菏洲县和中原腹地开始慢慢延伸,假以时日,定能将这套诊疗和防疫的体系,推广至更多地方,惠及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1章:往日烟云逝(第2/2页)
    她的话语间,是对苏渊理念的坚定追随。
    苏渊看着她眼中的光,心中欣慰,却也隐隐感到一丝情感的负担。
    他只能再次郑重道:“此乃千秋功德,有劳鲁医师了。”
    归家路上,夕阳将三人的身影拉长。
    刚踏入府门,一阵稚嫩的狗吠和欢快的笑声传来。
    只见黑狗黑虎正懒洋洋地趴在院中晒太阳,它那三个半大的狗崽子——如今已是威风凛凛的半大狗了。
    正围着苏小菊和苏小杏两个侄女追逐打闹,撒欢儿似的。
    黑虎看到主人回来,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甩了甩尾巴,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任由孩子们和它的崽子们在它身上爬来爬去,舔舐玩闹,温馨得如同一幅画。
    沈幼娘和顾倾城有事先离开,苏渊准备去旁边看看。
    刚穿过月洞门,一阵刻意压低的、却又难掩激动的粗豪嗓音便从前院角落传来。
    “嘿!这茬口磨得,够快!李四,你那几把锄头拾掇好了没?可别耽误了春耕!”是陈勇的声音,带着一贯的洪亮,只是如今更多了几分沉稳。
    “快了快了!催命呢?城主夫人交代的药材还没晒完,你倒清闲!”李四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点佯装的不耐,却掩不住话里的笑意。
    苏渊脚步一顿,嘴角不自觉勾起一丝温和的弧度。
    这声音,太熟悉了。他循声走去,绕过一丛挂着冰凌的翠竹,眼前豁然开朗。
    前院东侧,挨着马厩旁的一处小小院落,是陈勇、李四.马六这些最早跟随他的老卒们的居所兼值房。
    此刻,陈勇正蹲在一块磨刀石旁,粗壮的手臂肌肉虬结,正“唰唰”地打磨着一把雪亮的柴刀,动作麻利又专注。
    他脸上添了几道风霜刻下的皱纹,鬓角也染了些霜色,但眼神依旧精亮,腰板挺得笔直。
    马六则坐在旁边一张小板凳上,面前摊开几把锄头,正仔细地给木柄缠着防滑的麻绳。
    他比陈勇瘦削些,早年腿上的旧伤让他走路有些微跛,但手上的活计丝毫不慢。
    旁边空地上,铺着几张草席,上面摊晒着各种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然是沈幼娘吩咐的差事。
    阳光暖暖地照着这方小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
    “阿爹!李四伯,马六叔!快看!我算出来啦!”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响起。
    只见一个穿着干净碎花棉袄、梳着两个小揪揪的丫头,像只小蝴蝶般从屋里跑出来,手里高高举着一块小小的木板,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几道算数题。
    正是陈勇的女儿妞妞!小丫头如今八岁了,个子窜高了不少,小脸儿红扑扑的,眼睛又大又亮,早已不见当年在城门相见时的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模样。
    她一头扑到陈勇背上,小脸蹭着他结实的后背,献宝似的把木板递到他眼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