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国界组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2章无国界组织(第1/2页)
    上海南市区
    紧挨着法租界的南市区,作为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
    同时也是上海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以十六铺为代表的繁华商市。
    当然,这是战前的光景了。
    自8月13日起,日军对南市区的许多工厂、医院、学校等非军事区进行狂轰滥炸,大量无辜百姓伤亡,建筑物被炸毁,城市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用句不形象的话来说,这里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能住在南市区的居民,总的来说条件是比宝山、吴淞以及浦东居民要好的。
    有条件的已经逃进租界或者其他城市了。
    而遗留下的老城,则成为那些无处可去,也无力承担逃荒成本居民的落脚点。
    不,他们已经不能称为居民,而是难民了。
    虽说他们这些居住在上海乡下的人,也可以叫做上海人。
    但对很多人来说,其实要不是战争,他们还是第一次进到城里。
    以前说起上海,也只会说“去上海一趟”,两地实际分割严重。
    来到城里,他们可以躲避主战场更猛烈的战火,同时也能获得一口吃的。
    等战争结束后,他们就能重新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小村里,继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正午太阳烤得底下的人透不过气,走在下面不一会身上就会黏糊糊的。
    许多难民抬手看了看头,他们担心的并不是这烈日,而是在考虑过段时间,他们该怎么避雨。
    上海量充足,热了这么多天,接下来肯定会下雨,而且还是大雨。
    现在虽然是热了点,但好歹还能晚上睡大街上,可换成下雨,那可是会生病死人的。
    “唉,把这孩子带过去吧。”
    还是那个老王,自从上次和钢铁猛男他们一别,就重新回到了南市,继续干着志愿者的活。
    上次他和小张坐着志愿军的铁王八带路,让那些不知道情况的同事还以为他俩被掳走了。
    好在他俩没让人担心太久,终于在晚上的时候,重新回到了红十字报到。
    不过大家对他俩坐志愿军铁王八的事表示怀疑,因为他们可看见了,那铁王八上面是小日本的旗子。
    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是投降了鬼子,或者给鬼子通风报信,所以最后才能平安回来。
    要知道这时候汉奸可不少,之前鬼子飞机来轰炸的时候,还有人在地上用镜子给飞机指引方向。
    不过大家都知道老王的为人,要真是这样的人,那就不会来红十字当志愿者了。
    可这则消息,还是影响到了他俩,心里一直不是滋味。
    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是,王叔,这孩子到了我们那,肯定有救。”
    小张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将这个年约十三四的少年抬到了板车上。
    板车上除了他,还有两个人,都是老王他们刚刚找到的病人。
    “你们是干什么的!”
    老王他们在干活时,已经有注意到了他们,此刻见要把这孩子运走,其中有个男人鼓起勇气,站起来大声呵斥道。
    实在是这年头光景不好,尤其是大灾、打仗的年月,总有一些心黑的畜生,专门找这种孩子。
    至于带回去干什么,模样好又机灵的,就转卖到其他地方。
    而模样不好,或者身体有什么缺陷的,则砍掉手脚,再把嗓子弄哑,弄到大城市专门去要饭。
    而这个少年都十来岁了,已经记事,卖是不好卖了。那只剩下另外一个结果......
    “老弟,你别误会。”
    老王见有人误会了,连忙用手指着胳膊上的红袖标,解释道:“看到这个了吗?我们是‘无国界组织’的志愿者,正准备把他们运去治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2章无国界组织(第2/2页)
    老王和同事们的袖标上不止有“無國界”三个汉字,还有法语和英语,都是代表无国界的意思。
    “无国界组织,这是什么?”
    这个问话的男人可不识字,面对老王的指着的袖标,只是瞟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老王面对这话可就来劲了,朝周围聚拢过来的难民们,兴奋的解释道:“乡亲们都知道红十字吧,就是那一个十字染成红色的标志。”
    “当然知道,他们不是治病救人的吗?”
    “你们这个无国界组织,难道也和他们一样吗?”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吧......”
    乡亲们就算之前在郊外不知道红十字,但到了城里,也明白这个组织是治病救人的。
    那些拖着没条件治病的,有的都带着孩子跪下来求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