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交流【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找机会运过来,不过有一些这个季节已经不能种植了,需要缓一段时间才可以。”
    赵城系统空间内粮食等的种子有十个立方,在吴山寨也只用了零点几个立方罢了,这一批种子种下去,不出两三年的时间,水溪百姓吃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国师,你知道黔州的情况吗?知道水溪的地形地貌吗?我知道中原都没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那样肥沃的土地都无法做到亩产千斤,想要在黔州,在水溪这样的环境种植亩产千斤的粮食?”
    香夫人还是很难相信,她知道中原的很多情况,可中原都没实现亩产千斤,想要在地无三尺平的土地上种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终究不够现实!
    她说了一通,就差将不可能甩赵城脸上了。
    “香夫人,我明白,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亩产千斤还是保守的,我提供的粮食与水稻不一样,与小麦也不一样,不需要在平原上种植,对水的需要也没有那么高,哪怕是在山地上,一样可以种。”
    赵城非常明白土豆和玉米的特性。
    这两种东西,对于夏族来说,几乎让曾经不能种植水稻的荒地变成了良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大程度上高效率利用了夏族的土地,也养活了更多的夏族人。
    “国师的很多想法很超前,奴暂时是理解不了,还需要国师多解释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交流【求追读】(第2/2页)
    香夫人也不避讳,坐在赵城对面,拿起碗筷就准备夹菜吃饭。
    工作繁忙,如今整个水溪的政务几乎都落在了她肩上,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下,等到现在才有时间吃东西,也才有时间来找赵城好好谈一下。
    霭翠相信他,愿意让他在水溪进行他的那些试验。
    但这一切,也需要她把关,需要她产品协助。
    若发现事不可为,她也能及时阻止,减少水溪的损失。
    赵城愣了一下,倒也不拘谨,他来自二十一世纪,不就是和漂亮的女神吃饭吗?
    多大点事啊!
    “嗯,我会做很多细致的记录,给夫人解释的。”
    赵城一边夹菜,一边讲述,从见了霭翠来到这间厢房后,他就一直在做规划,A4纸涂涂画画都用了四十余张,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以至于忘记了吃东西,的确是饿了。
    这个时代,水溪等少数偏远地区,生产力极其落后,远远低于中原地区,吃饭的确是问题,吃饱本身就难,更别说不好吃的问题了。
    赵城对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倒也能忍受。
    一边吃,一边与香夫人沟通,将很多深奥晦涩的词语尽可能说得通俗易懂一边。
    “对了,香夫人,你认识简体字吗?”
    赵城谈着谈着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简体字是一定要推行的,水溪上面的人物了解简体字会方便很多事。
    “简体字?”
    香夫人是疑惑的,她不知道简体字,倒是知道些许俗体字。
    简体字的概念正式提出来,也是在宋濂死而复活后,如今也才在夏族有权有势有钱人之间流通,还没传到水溪这面了。
    她当然不知道!
    “中原有一位大儒,为了让天下万民能够读书写字,将汉字简化形成了简体字……”赵城继续编着故事。
    关于简体字这事,能推给宋濂就推给宋濂,他如今在黔州,还不想暴露身份。
    赵城一边解释,一边拉出桌子上的纸,指着上面的小字。
    “诺,就是这种!”
    香夫人早就注意到了纸张上的字,很多字她都不认识,还以为是什么地方字而不是通行汉字。
    没想到,竟然是简体字。
    还别说啊,这些字,真好看,也真简洁。
    “香夫人抽一段时间出来,也将水溪身居要职的人找出来,我找时间教你们简化汉字,这东西是一定要会的。
    学会简体字,才能看懂简体文章,也才能和中原进行有效的交流,相互简介借鉴经验,才能让水溪更好的发展。”
    这也是赵城选择黔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中原文化的影响很笑,读书人的很多观念并没有中原那么根深蒂固,可塑性强,特别是思想观念方面。
    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单纯,毕竟大家都能在为了活着奔波,哪有多余的心思去思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只这一点,就比士大夫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原要合适得多!
    香夫人颔首点头,学嘛,没问题的。
    两个人交流了很长时间,虽没有促膝长谈,但也秉烛夜谈说了一通。
    香夫人可以肯定,这位华国师,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多想法太过超前太过不可思议。
    像什么一日千里成为寻常,想什么相隔千万里也能面对面对话,或者不用面对面也是实时沟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