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章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第1/2页)
    在赵匡胤忐忑不安中。
    财富榜排行第二的大宋开始播放了。
    一开始播放的画面,是先前最为常见的土地政策。
    同样是赵匡胤坐在皇位上,画面不断切换。
    一条条政令传达各地。
    他下令自由垦荒,并用免税五年,吸引因五代十国这个大乱世产生的流民归农。
    以此解放出更多的生产力。
    甚至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一年两熟的占城稻开始引入,废除苛捐杂税,治理黄河,兴修水利……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
    而在商业上,他放弃传承多年的重农抑商,转向农商并重的方向。
    全球最早的资本主义萌生了。
    他打破坊市制度,允许临街开店,同时让夜市合法化,刺激了商业,也促进了消费。
    他设市舶司,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比之大唐的中亚丝绸之路还要繁华。
    整治漕运,漕运量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却下降一半,能让江南的稻米直达开封!
    手工业瓷器方面,采用了覆烧法,产量直接提升三倍。
    用这些瓷器,丝绸等物交易香料,珠宝等。
    矿业方面湿法炼铜达到巅峰,让铜产量暴增。
    同时设立转运使,让中央直接控制八成以上税收。
    消除了以往藩镇自主管理的经济,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由于商业发达,铁钱笨重,商人开始发行纸质的信用凭证(交子前身)。
    这极大便利了许多跨区域贸易。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雏形……
    而在赵匡胤死后,在良好的商业基础下,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了!
    【嬴政:这大宋的财富榜,竟也是在大力支持商业发展后开始腾飞的!夜市,与龙国皇城的不夜城几乎如出一辙,难道一国的致富之道,皆在于商么?】
    嬴政若有所思,在他看来,兵强马壮,才是国家强盛富裕之道。
    但后世的王朝富裕之处,却都因商而起。
    若是如此,自己的大秦想富裕,是否也得尝试走走此道。
    【李世民:朕还是不够重视商业啊,大宋治安这么好吗?连夜市都能合法化,也不用将商铺集中在指定的坊市,而是临街便可开设。】
    大唐如今的商业也算不错,李世民自然一眼就看懂了大宋的操作。
    【徐达:大宋兵权皆在他一人之手,他自是不需要太担心,且有大唐影响还在,大唐之所以有五个盛世时期,也与大兴商贸有密切关系,有这前车之鉴在,后世之君自是有努力方向。】
    【忽必烈:说是努力方向,倒不如说担心其他方面太过突出,从而威胁到浙西软蛋的统治吧。】
    【赵匡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来就忐忑的赵匡胤,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忽必烈!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天幕上都说他大宋是大元所灭。
    而这位就是大元皇帝!
    那他理应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宋的一切!
    【忽必烈:这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才对,你是怎么成为皇帝的?你忘了吗?】
    赵匡胤看着在弹幕一愣!
    隐约间,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转瞬即逝。
    【刘邦:只是如此大力发展商业,道德真不会被利益所败坏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商业带来的好处。
    但是带来的坏处太明显了!
    有了利益,有了好处,可就没那么管理了!
    【朱棣:那得看当时的时代环境了,若是需要财富来安抚文官武将,让他们沉迷享乐,没有其他心思,那大兴商业也未尝不可,不过……这问题不会小就是了。】
    【赵匡胤:到底有什么问题?!】
    现在这天幕播放的内容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利于大宋的啊!
    你看漕船络绎不绝,稻米堆满太仓。
    大街上行商铺林立,铁钱,蜀锦,瓷器,茶叶汇成了一道道贸易洪流。
    【朱元璋:因为大宋开了“以财换和”的先例,被后世认为是一个虽富有,却极其软弱的王朝。】
    【赵匡胤:什么?!】
    赵匡胤有些难以置信,自己一个将军出身的皇帝。
    其后代怎么可能都是软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被金钱腐蚀的人心!财富原罪?!(第2/2页)
    不等有人回答赵匡胤的问题。
    天幕上的画面变了,从积极正向的一面,开始涉及到黑暗的一面。
    随着商业资本的萌芽,逐利的本性占据时代主流。
    道德水准急剧下降!
    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官府与商人用高利贷!
    提前透支了太多人还没赚取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