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家就要求其立刻归还所欠二百两纹银,并且将其一家撵出张府。
无奈,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他只好答应。
另一边的那个赵武羁,他也承认自己是代替赵家公子而死。
他本名叫孙小六,就是赵家的佃农。
孙小六没得选,他就是赵家的奴隶而已。
赵家也承诺了,会替他赡养老娘。
……
蓝太平听完一阵头皮发麻,他无论如何也想到,在自己已经杀了这么多人的情况下。
竟然还有人敢欺骗自己,而且还不止一人。
对于这些读书人的胆子,他有了新的认知。
“传令,连夜去把张,找两家的人给我全都抄了。”
“是”
“等一等,还有那些负责验明正身的知县,主簿,典史,差役一并抓了。”
“是”
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城中不断传来士兵的吆喝,叫骂声。
还有哭喊,求饶声。
第二日,蓝太平亲自提审了张崇和赵武羁。
此二人对于自己家族找人替自己顶罪,全都供认不讳。
在签字画押之后,蓝太平丝毫不犹豫直接诛杀了这两家参与的所有人。
其余没有参与的,男丁全部流放岭南。
至于女眷,则一律充入教坊司为奴。
蓝太平以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江南几省的士绅大家。
他们再也不敢跟蓝太平耍心眼了。
全都老老实实的把人交出来,并且按照之前商议好的每家交了一千万两白银给朝廷。
并且还需要出粮食赈灾,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饭吃。
补种的秧苗和耕牛,也都无息的借给当地百姓。
而这一切所签署的协议,都有蓝太平这个靠山王亲自作保。
日后这些士绅家若敢不遵从协议,敢收取利息的话,那么他这个保人不介意再来一趟江南。
蓝太平现在手里握着天量的财富,他原本可以拍拍屁股拿着银子返回京师。
可是看着四处的断壁残垣,他叹了口气对着当地的知府说道,“现在百姓也无事可做,也总不能一直靠士绅出粮食养着他们。”
“组织青壮来修城盖屋,挖井,疏通河流,修建水坝。”
泉州知府闻言面露难色,“王爷,府里可拿不出这些钱。”
蓝太平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说,
“不需要你拿钱,这些钱由朝廷出。”
那知府闻言立刻行礼道,“王爷仁慈,下官替百姓谢过王爷。”
“无需谢我,要谢就谢朝廷,谢皇上吧。”
……
蓝太平走了两省数地,考察了当地百姓所遭受兵祸所带来的损失。
通过各种形式的以工代赈,帮百姓渡过这段难关。
因为手里钱多,他给予这些做工的百姓优厚的待遇。
不但管着他们的吃喝,还按日给他们工钱。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受灾的百姓终于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秋天到来,补种的秧苗也收获了。
虽然少了一季的收入,但是通过做工他们的收入反而不减反增。
他们还上了跟士绅家的借贷,难得是家里竟然还有余粮。
他们终于可以过个好年,至少是不饿肚子的年了。
而且他们被毁坏的房屋,也一并修好了。
虽然活是他们干的,可修房屋的钱则是靠山王出的。
日子终于有了些盼头了。
这一切,全拜靠山王所赐。
“终于要结束了,本王也可以回家了。”
蓝太平站在城头上,看着熙熙攘攘热闹的景象说道。
他这一次出来又是快一年,说不想家那是假的。
“王爷,当地百姓给您立了生祠呢。”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你呢。”
身旁的知府笑着说道。
蓝太平淡淡一笑,“百姓历来都是十分容易满足的,他们追求的无非是一口饱饭,一片遮雨的瓦片而已。”
“而就这,几千年来都很少有实现的时候啊。”
听着蓝太平的感叹,这位知府脸色一红。
他一个读书人,境界竟然不如一个武人。
“王爷心系天下苍生,着实让下官佩服。”
蓝太平没理知府的马屁,而是看着城头下的过往的百姓,“做好份内之事,便足以让百姓立碑盖祠了。”
知府默然,他偷偷瞧了眼那个站在城头俯身看城下百姓的王爷。
若是当今皇帝能如他这般,那天下苍生该有多幸福。
……
蓝太平启程返京,长长的车队毫不掩饰他的收获。
经过半月的跋涉,蓝太平终于重新坐在了乾清宫小皇帝的面前。
“舅舅,你可算回来了。”
“那些琐碎之事,交给下面人办就是了。”
“何必亲力亲为,耽误这么些时日。”
朱允熥拉着他的手抱怨道。
“臣也是为了稳定局势,毕竟那边刚经历了战乱。”
“而对那些世家,臣下手又狠了些。”
蓝太平解释道。
朱允熥则冷笑道,“舅舅还是仁慈,还朕的话早就一个不留了。”
“这群猪狗不如的东西,竟然敢勾结外贼妄图颠覆祖宗基业?”
蓝太平摇了摇头,“原本臣也想一杀了之,可后来发现这些士绅大家在当地根基深厚。”
“他们的手伸到了各行各业,若是全都屠戮殆尽的话。那么当地的经济必然大幅度倒退,百姓想要生存也就更难了。”
听了蓝太平这么说,小皇帝朱允熥也只能叹口气。
“真是便宜了他们,唉。”
蓝太平看他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不用生气,这一次臣杀的他们也是惊惧不已。”
“短时间内,他们必然乖乖听话。”
“况且,臣可是让他们大出血了呢。”
听闻蓝太平这么说,朱允熥
低落情绪一扫而空。
“舅舅,这一次能分给朕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