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公道(推荐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各自的货物,表兄弟还有恍然之感。
    头回带这么多的货物上路,伙计多的像是一窝强盗也不怕,林鹏和侯三不时的掐自己一下,这是真的?
    .....
    南兴飘下第一场雪的这天,第一场大商会照旧由泰丰举办,去年承平伯府借着殿下的光彩抢了几回风头,今年伯夫人循规蹈矩,老实的排了个名次。
    说实话,王城的商家不习惯,毕竟范夫人还在娘家呆着,在伯夫人游山玩水回来以后,官眷们也轮流有过拜访,女眷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伯夫人再来一个商会碰头彩也属正常。
    他们都不知道伯夫人给林鹏、周大贝这远路的客人足够的上路时间,也给自己足够的准备时间,刚送走一批家人,再雇工并不容易。
    泰丰的布料灿烂满街的时候,这一天,也是奚氏兄弟在京里大获全胜的日子。
    一捧捧满怀的公文送到外宫,有司官员签阅挑选后送到当今的御书案头,这上面写满美好的词藻,描绘着奚十五姑娘的才华、品德、容貌及门第。
    这是个太平盛世,人才济济闲话桑麻,无聊之士闲聊意趣,有关奚十五姑娘的诗句风起云涌,可见大夏国的京城实在悠闲。
    足够日子的商讨、足够日子的夸赞、足够日子的大婚具细尽皆妥当,当今在这个晚上龙心大悦的提笔批下“天作之合”四字御宝,另两道赐婚圣旨。
    一道给晋王,和御宝同行,另一道给奚家,将在黄州宣读。
    奚重锦、奚重辰、奚重林、奚重互、及奚重规带领的京中奚家子弟及亲戚久候宫门,他们事先得到消息,每一步都好几个人守着,见到圣旨冒风顶雪的出来,兄弟们跪地叩头,在热泪盈眶里山呼万岁。
    这是奚家的历史性时刻,兄弟们先荣耀加身,离开这里也没有径直回住处,而是手捧圣旨这一大堆人前往东宫太子府外当众叩拜,山呼千岁不已。
    当今觉得这是他的福泽,忽然冒出的儿子除去挡得住鲁王,还给他重新笼络奚家的机遇,否则好好的笼络一家重臣,未免伤其余重臣的脆弱心肠。
    太子梁潮欣然接受这山呼,他觉得这是民心所向,百官所向,是他应该得到的,脑海里晋王梁仁一闪而过,模糊的面容是梁潮对这位皇弟不熟悉,那天他封王后依礼往太子府上拜见,兄弟们冷漠如冰,太子诧异中不情愿多说,他当梁仁是前来讨好并想多要每年俸禄的人,梁仁的骨气导致更不愿意多说,随后就在这同一天,梁仁得封南兴,梁潮想喊他来再聊几句,晋王已上路。
    在这个晚上,梁潮重视起这位皇弟,能让奚家重视他,是个人物,而且鲁王还需要他看守,梁潮仰天对雪,希望他的大婚令他满意。
    “慧妃娘娘知道了吗?”
    去一个人进宫匆匆而回:“娘娘痛哭并且大发脾气。”
    梁潮沉思着道:“只得这样了,愿庆王彻底的输这一回,以后知情知趣不惹是非。”
    他不是嘲笑而是由衷的结论,冯慧妃着急没有用,奚家抢东西这个事情里,把庆王的软弱无能暴露,冯老大人和冯大人父子四人,加上后面陆续回来的另两位冯大人,都和奚家讲道理。
    奚家是说不讲理他也讲理,历年亏欠晋王太多,奚家讨要一回也应当,只看晋王不出面就知道了,奚家有权代他发话。
    可说奚家讲理呢,他又不讲理,二位殿下都定在明年大婚,晋王除去当今金口玉言超出庆王三百万两,又比庆王多出一百来件的东西。
    有人可能要问,这是晋王大婚的东西很不周全吗?
    殿下大婚的动用之物,大多需要工匠几年琢磨而成,临时缺了的确实没法填补,除非抢别人的。
    比如庆王少了的,从现在到明年也补不齐全,宫里还有两位小殿下没长成,因母妃得宠而封王和大婚动用之物都开始准备,冯慧妃几回哭诉到当今面前,先行“借用”也罢,奈何哭这一手儿固然以“梨花带雨、无语凝噎”而是女子的柔美,其它的宠妃也是女人,官德妃漠然这事,冯慧妃在这事件里,俨然是墙倒众人推的地位。
    因,官九将军收到慧妃娘娘的隐晦求救信后,他并不肯现身,官家在京里做官的子弟们也漠视此事。
    在几年前就开始被赐婚的晋王,京里那年就开始为他做准备东西,那年往南兴的有太子梁潮的内亲妻妹,后续几年又各有名媛,晋王可以亏待,这些姑娘们不能被亏待,晋王要是那年就成婚,太子梁潮也想过为他抢东西,打那两位未成年皇子的主意,晋王拒绝这几年,大婚动用东西样样齐全。
    饶是这样,奚家兄弟也要打着“弥补克扣”的旗号抢庆王的,算是把庆王教训的彻底,知趣的也就知道自己并非“早慧天佑”,不知趣的也拿他接着碰钉子的处境无法劝解,要知道冯家在慧妃发作到最激烈的时候,就差亲自拿刀子和奚家兄弟拼命的那几天,死了一个慧妃看重的堂兄弟。
    官九不出面、冯家纸上谈兵,太子偏心、而当今又充耳不闻,冯家平日里奉承慧妃的子弟纷纷上阵,太平年代里长大的这些富贵子弟们,都认为京城是有王法的地方,再都认为这王法只约束奚家兄弟及其它人,与他们无关,在一次青楼偶遇吃花酒时,带着随身的帮闲约有二三十向奚氏兄弟亮器械。
    没有刀,席面上的板凳椅子瓷碗及门闩,奚重锦奚重辰是多次应援边城的子弟,千军万马中穿行无惧,带着这二三十的帮闲蹿房跳窗的兜圈子,好几回差点被打中,板凳椅子门闩砸的栏杆、窗台粉碎,然后两兄弟峰回路转般的骤然出现出指挥打人的冯家子弟面前,板凳、椅子和门闩,还有两个重新抡瓷碗空酒坛子,全砸在冯家那子弟身上,几天后伤重不治而亡。
    喝花酒的地方人多眼杂,冯家的这孩子本想为娘娘出口恶气,另外吓吓奚家兄弟,人群中立威风呢,结果全是见证,冯家几回告状告不赢,大家全看着呢,你们真正控诉的应该是自家的帮闲,天天好酒好饭养着的那些,冯慧妃开始看太医,庆王侍疾不出宫门,官德妃冷笑评论:“这回可老实了”。
    这场无是生非的二位殿下大比拼,晋王殿下大胜,奚家在太子梁潮面前显露威风,梁潮并不完全的自满,他虽平庸并不是笨蛋,反而暗中让人抚慰庆王几回。
    可庆王殿下不怎么聪明,他屡屡质问梁潮看笑话来的,让梁潮派来的人滚蛋。
    在这个晚上的“山呼千岁”之后,梁潮还是心系庆王,他不想看到他年登基后,庆王跳出来为西昌周王说话,这个弟弟实在太笨蛋了。
    庆王你就没有想过,你的岳父官九他为什么不出来?据梁潮知道的,官九并不怕奚重固,也许厌恶奚重固的福气,但一位血战染征袍的实战将军,他的事迹可比花里胡哨的奚氏说书更令人重视,也好听的多。
    “公道。”
    梁潮对着雪空喃喃,这说明西昌周王也认为晋王可以赢一回,官九这忠心周王的人,他除去回慧妃娘娘一封“守制守法”的信以外,再就没有给庆王只言片句。
    在人心所向里,这是亏欠晋王皇弟的公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