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伯在世的时候也打压过南宫夫人,可那是有人为干涉政事在背后的怂恿,南宫夫人脑袋的深度是有底的。
她就想不到这些年来,这般平等向她说话的贵夫人只有这一个,她只知道耳边的歌舞声没了,说话声也没有,只有伯夫人的笑容在眼前。
南宫夫人受感动的时候可真不多,于是,她怔忡的坐着,端着一碗放橄榄的茶水,慢慢的品那先苦后甜的滋味。
她闭上嘴,感慨还在枕边人这里酝酿着,就到会识文会看诗词的蒋夫人这里,会看书的人想法出来的快而且多,这是个事实。
再清高的人也要吃饭,也会喜欢美丽的衣裳,何况蒋夫人只能算假清高,真的沉迷于书就能过日子,也就没有晋王这一出,晋王和书及一日三餐、和枕边人争斗,组成蒋夫人全部的岁月。
她在看一块点心,千层糕里卷果脯干卷肉干是不同的几种口味,颜色跟着卷的东西走,杏干的外表是黄色,肉干的外表是面粉的白和肉干的淡棕色相间,桂圆干是面粉白和果干的黑。
蒋夫人自以为找到承平伯夫人出血破费的原因,唏嘘地道:“你啊,可真是能干,这商会你家开定了的,就凭你这揽客的法儿,谁会不往心里去。”
伯夫人又是一笑,随她去说吧,揽客的法儿可不是不计代价给好吃的,她今天破费,是她心里高兴。
小宣夫人说起话没头没脑,反正就是羡慕的意思,汪姚氏和左赵氏、陈娘子也是赞赏,正说着,丫头用黑漆绘梅小茶盘捧进巴掌大小的炖盅,送到秦氏面前:“姨娘的燕窝好了。”所有的赞赏话统统闭嘴,这间专供女眷坐的小客厅出来诡异的气氛。
二十四万银子填满心头和脑海的伯夫人和秦氏没有发觉,秦氏接过她的燕窝向伯夫人欠欠身子道谢,慢条斯理的吃起来,自然的越吃越欢喜,她中年以后出来的病根儿,天寒就有慢性的小毛病,医生让她吃燕窝,也不是一年四季吃,承平伯夫人从管事的那里知道,立冬后就按顿儿给秦氏炖燕窝。
上年纪的人嘴碎,秦氏吃着,自言自语:“要不是有夫人,我的燕窝还怎么吃得到嘴,”南宫夫人第一个坐不住起身告辞,除去小宣夫人嚷:“走什么,这么多好吃的,我还没有吃一个遍,”别人都走,就她赌气坐着。
南宫夫人等也不管她,坐轿子回家的路上,不知是南宫夫人先哭,还是蒋夫人先哭,再或者是陈娘子又思念她那不算体贴却早死的丈夫。
五个枕边人都是哭着下的轿子进的家门,把侍候的人吓一跳,各家都在打听原因,只有陈娘子家的小桃最明白,不过小桃在自己家里,也只能劝陈娘子一个。
“哭什么,要是没有殿下,您的日子过不到这儿,伯夫人不是指着伯府才过的好,她是真本事,您没有我也没有,再回到大爷不在的那年头儿,还是有殿下才行.....”
小姑娘小桃跟个小老太太似的,听着比秦氏还要唠叨:“人家的碗是自己端起来,您端着殿下的碗也是能耐,不是什么人都是伯夫人,她在娘家就会做生意,您不成我也不成,”
直说到陈娘子哭不下去,看着小桃的担心模样破啼为笑:“知道了,我不哭了,你也别说了,回来的太早,馋劲儿勾上来,我也没吃好,咱们升火做点儿什么吃吃再睡。”
南宫夫人和蒋夫人哭的各自昏天黑地,第二天起来眼睛肿着,各自还在感伤中,下午晋王府送月钱和柴米肉干,南宫夫人和蒋夫人恢复精神,派出婆子打听给谁家的多些,自己是不是最少的。
枕边人的月银有定例,像陈娘子并不怎么讨要也不会克扣,蒋夫人还担心什么呢,南宫夫人很会额外的讨要,小宣夫人也是,蒋夫人自己也是。
一通的忙乱里,枕边人恢复自己的日子,到晚上照旧去承平伯府看热闹,晋王梁仁不来的日子,她们委实寂寞,有放心的热闹地,不去还等什么。
梁仁为什么不来,准备打仗只怕要准备几个月,兴许准备直到鲁王再次发难。
这个晚上承平伯府的招待依然华丽,枕边人们不再闹意气,吃个痛快,喝个痛快,梁仁让大管家梁文前来掀起一波卖陈粮的商会高潮,她们也没有人眼红嫉妒。
秋收的前后,仓库里的陈粮就要腾地方,最大的粮商往往是官府,他们的陈粮最多,陈粮用于冬天救灾,也会出售,价格必然的比新粮便宜,比街上的陈粮便宜,很多商人托关系送银钱等着这笔生意,梁文的到来无疑昭告全南兴,承平伯府依然受到晋王殿下的眷顾。
这里面的关系很有意思,陈粮放在商会上出售,卖的是官府,不会给伯夫人抽佣金,这完全由买的商人支付,伯夫人收到佣金后,按照规矩缴纳税银,交到衙门里。
陈粮不放在商会上能卖吗?
也能,还是抢着买。
这是殿下送承平伯夫人银钱,也是一份儿难得的体面。
枕边人们大为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