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新币发行,婚事将近(9k)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让自己晚上下班后过来,要商量的事情是这个之后,李红兵有些意外。
    视线落在李红兵的身上,陈雪茹主动开口解释道:「这新币马上就要发行了,街上好多商户心里都不踏实,都把家里的钱拿去换金条了,这黑市今天的价格,这两天都涨了不少,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想找你商量下这件事情,听听你的意见。」
    「别多想,新币发行不是什麽坏事,别受外面的影响了,你也说现在换黄金行情涨了,眼下换不值当,而且黑市有风险,就是有安全一点的渠道,我也觉得没必要。」
    无论在哪个时代,黄金都是硬通货,陈雪茹有这样的想法,李红兵能够理解,但正如李红兵所说,眼下其实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建国后没多久,上面就对金银纳入了管制,禁止自由买卖和流通。
    当下金条的购买渠道有限,且非市场化,唯一合法的渠道,就是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国家机关和工业企业才能购买,并且用途仅限于工业原料或国家战略储备,个人投资不被允许。
    个人的话,除了特定外汇拥有者,或者婚嫁需求,倒是可以申请购买,不过必须提供外汇来源证明或单位证明,同时被禁止二次交易,只可以银行回收或换新。
    当然了。
    这并不是说黄金失去价值了。
    民间私底下依旧认可和进行流通,只是已经属于地下交易。
    这个时候入手金条,不单单是风险不风险的问题,按照陈雪茹说的情况,已经属于追高了。
    关键国内金价长期受国家管控,实际市场交易受限,并且价格属于固定定价,不与国际接轨,一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没有太大的涨幅空间。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你听说过吧?」
    李红兵看着陈雪茹,继续解释道:「眼下的国内环境,已经相当稳定了,而且你看近两年来,国家对市场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你什麽时候看到过物价暴涨混乱的情况出现?
    外面那些人的担忧,不过是自己吓自己,你按部就班的,别受影响就行了。」
    「那要不然,咱们囤一些古董?」
    听了李红兵的话,陈雪茹不由「灵机一动」,直接起了另一个心思。
    李红兵闻言,当场无语的吐槽道:「你懂古董收藏吗?这行水深的很,而且我刚才只是打个比方,你这小脑筋,还是别乱动的好。」
    在这年代收藏古董,还不如囤黄金实在。
    现在的古董便宜是便宜,而且保真率还高,等以后肯定是会暴涨的。
    李红兵有系统空间,即便是起风的时候,也不怕收藏的古董会折在这个时期。
    但问题是。
    等古董行情暴涨的时候,都过去多少年了。
    还不如老老实实等改革开放到来,到时候遍地商机,只要有资本有关系,难道还能发愁赚不到钱?
    不说什麽首富,反正一世富贵,肯定是没什麽问题的。
    而且正如李红兵刚才所说,这行水深。
    如果没点门道的话,一头栽进去,以后可能就出不来了。
    「那行吧,我听你的!」
    虽然陈雪茹在经商方面有头脑,也有主见,但李红兵对时局的分析与掌握,也让陈雪茹刮目相看,所以还是相当重视李红兵的意见的。
    要不然的话,陈雪茹也不会特地等李红兵来帮她拿主意。
    随着三月一号到来。
    新币发行这天,李红兵专门请了个假。
    倒不是他有多少钱要换,其实他现在「穷」的叮当响,为了囤买物资,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给用了,刚好也省得换。
    去年一整年,除了棉布和棉织品,也就只有油也列入了统销统购,其他依旧还不受限制,所以同样是李红兵囤物资的最佳时期。
    论起来,李红兵的工资,再加上从系统升级技能解锁的现金奖励,其实不算少。
    对于普通人来说,妥妥的巨款。
    但毕竟要准备未来长达二三十多年的物资,而且不止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所以耗费的金钱也不算少。
    今天请假,主要是为了陪陈雪茹去银行换新币。
    和陈雪茹比起来,李红兵的那些,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陈雪茹现在只是个小商户,但绸缎庄的生意和利润可不差,而且这是陈家祖传的产业,以前都不知道攒了多少家底,尽管不全都是现金,但现金加起来显然不菲。
    这天一早。
    李红兵就来到了陈家,接上了陈雪茹。
    为了方便和不引人注意,陈雪茹特地换了一个大号的手提包,装得满满当当的,里面全是现金。
    不得不说,陈家的家底还是很厚的,也难怪陈雪茹之前会想着要去换金条。
    但凡李红兵是个坏的,以陈雪茹对他恋爱脑般的无条件信任,这些钱怕是都保不住。
    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