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2章宿元景兵发济州,张叔夜旧友相逢(第1/2页)
梁山泊,聚义厅。
武松站在牌匾下方,目光扫视着两侧的头领们:“各位兄弟,武松刚刚得到消息,那宋公明率领三十万大军,前来攻打梁山泊!”
这话一出,下方瞬间炸开了锅。
梁山的大部分头领,都被宋江坑过,其中不少,都对宋江恨之入骨。
恨不得将那宋江抓来,千刀万剐才能消心头之恨。
可是,骤然听到三十万大军这个数字,还是忍不住心生惧意。
忍不住议论起来:“三十万大军啊...咱们梁山泊满打满算,也不过五万人马...这哪里顶得住啊...”
“那宋公明定然是对武寨主夺了山寨,将他赶走怀恨在心...此次大军压境,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这一难...不知道挺不挺得过去了...”
听到这些议论,鲁智深不乐意了,站起身来,手中禅杖狠狠砸向地面,将坚硬的地面砸出来一个坑:“洒家早就看那贼撮鸟宋江不顺眼了!他这次若是敢来,洒家第一个出战,非让他吃三百禅杖不可!”
“谁要是怕死,现在就去舔宋江的皮燕子去!也许能有一条活路!”
鲁智深身旁,身穿华服的史进身体靠在交椅上,面色轻松:“三十万大军又怎么样?打呗!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死,有什么可怕的?”
“仗还没打呢...还能被他们吓破胆子了不成?我史进打从出生,什么都怕过,可唯独没有怕过死!”
说完,起身朝着聚义厅外走去,头也不回。
轻飘飘的声音,传入聚义厅:“若是敌军杀来,尽管通知史进一声便可!”
鲁智深和史进的豪气,彻底点燃了聚义厅。
他们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生生死死也经历过多次,虽然惊惧,但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武松见状,满意点头,开始布置任务:“诸位兄弟,此次那宋公明来势汹汹,武松看他,不过插标卖首罢了。”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不能让他白来...传我命令,水军、马军、步军加紧训练,工堂抓紧时间制造火炮、船只、军械!随时准备迎战!”
“户堂立即调拨粮饷,支应工堂一切花销,同时保证大战所需钱粮!”
兵堂的三位副堂主,李俊、关胜、鲁智深,工堂堂主凌振,户堂堂主柴进纷纷拱手:“我等定将全力以赴,不负寨主重托!”
随后,武松像是想起来什么,转头看向一旁的时迁:“时堂主,你将所有暗哨放出去五十里,严密监视宋江大军动向,一有消息,立即回报!”
时迁闻言,排众而出,拱手施礼:“寨主放心,小的一定让那帮猴崽子们把眼珠子瞪大咯!”
安排完任务以后,武松挥挥手,示意大家散了。
一众头领们纷纷离开,开始忙活着备战去了。
康捷看着这一切,简直都要傻眼了...
三十万大军压境,梁山这群贼寇居然可以做到这么淡定?
谁给他们的胆子?
武松拍了拍康捷的肩膀:“康捷兄弟,还是得辛苦你一下...你去探查一下,宋江军营之中,可有一位女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2章宿元景兵发济州,张叔夜旧友相逢(第2/2页)
“若是有的话...麻烦你跑一趟安邱城,让没羽箭张清速速回梁山,不得有误!”
康捷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敌军三十万,你去关注一个女将干什么?
就算关注女将,可你让我去找张清干什么?
刚想问,就见武松雄壮的身影,已经走出了聚义厅大门。
康捷挠了挠头,像是一阵风一般,消失在了原地...
......
东京城,宿太尉府。
戴宗身穿一身粗布衣裳,头戴范阳毡笠,敲响了太尉府后门。
上次受伤,他在床上躺了足足三个月,终于勉强可以算是痊愈了。
宋江大喜过望,赶忙让他来东京城,给宿太尉送一封信,十万火急。
戴宗顾不得还没完全痊愈的身体,星夜赶来。
一个老仆,颤颤巍巍打开后门,看到戴宗以后,将戴宗拉进院子:“是宋头领差你来送信的吧...太尉交代过了,让老奴带你去书房。”
说罢,引着戴宗,直奔宿太尉书房。
进入书房以后,戴宗跪下施礼,双手奉上信件。
宿太尉接过信件,看了两眼,喜上眉梢,差点笑出声,赶忙闭上嘴,板起面孔:“宋头领这件事办的不错...一举出动三十万大军,定能将那梁山贼寇荡平。”
“等宋头领凯旋之日,宿某定然在官家面前美言,为宋头领谋一个好的出身...”
戴宗闻言,赶忙拱手施礼:“多谢太尉恩典!戴宗替我家哥哥宋江,谢过太尉!”
宿太尉摆摆手,戴宗会意,倒退着走出书房,在老仆的引领下,离开了宿太尉府。
戴宗离开以后,宿太尉重新拿起宋江的信,脸上乐开了花。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宋江如此求官心切...河北兵马一共只有五十万左右,这次居然一举带出来三十万。
看起来...踏平梁山,也不在话下了。
原本,宿太尉还在纠结,如果他带着官军,和宋江的贼兵一起攻打梁山,会不会不太好看,也不太好说。
现在,他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
光是靠宋江这次出动的兵力,就够将梁山翻上好几个来回了...
他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的同时,利用手中兵马,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将被梁山贼寇占据的高唐州、兖州、莱芜收复。
这样,一来可以牵扯梁山贼寇的精力和兵力,二来也能多一笔军功,三来可以去济州劝降张叔夜,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打定主意以后,宿太尉立即招来几个亲信,让他们陪着自己,去寇州、恩州、江陵几个地方,调拨大军,直取济州。
十天之后,宿太尉带着从三地调拨的精兵五万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济州城下,点名要见张叔夜。
城墙上的士兵见大军压境,连滚带爬的跑到太守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叔夜。
张叔夜听后,心中疑惑,带着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直奔城楼。
他倒要看看,这位来找他的官军将领,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