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挺信服的,可这做菜的功夫却也太过精细了点,催促了下吧,反被陆仲简教训了一顿,说他们不懂这做菜的情趣,越是精心烧制越能品出其中滋味,没办法,勺子握在谁手里,自然是谁说了算,文定他们也只好依着他了。
杨括、文定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边说边等。对眼前这个村寨,文定总是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怪怪的,不由得向这位见多识广的杨兄请教道:‘杨兄,你说这个村寨里的先人会是哪个年代迁过来的呀?连陆老伯那里的人,以前也不曾知道还有他们的存在。’
这个问题杨括也一直在盘算,听陆大爹讲他们原来那个小村子的先人,大多是在宋朝之时便迁进山里避祸的百姓,连他们也未传下有此村寨的传说,想来这个村寨的年岁要比陆大爹那个村子老去了许多,宋朝之前的,那可能就得追溯到四五百年的时间了。
想到这点,杨括就有些不敢苟同,以他天南海北终年不肯停歇的性子,很难去想像会有人,有许多代人在四五百年的时间内窝在这个山洼洼里,实在太难以想像了,他摇摇头说道:‘不知道,看来这些村民一个个的似乎很满足眼前的一切,应该也是在乱世之时避祸于此的吧?’
‘是呀!这寨子建的也是重重防备,不但有围墙,还有瞭望塔,说不定当初避难于此的先民还是武将出身呢!’
‘这谁知道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必对后辈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了吧!你可看到了,这里的居民一个个都是安于现状,杜门自守之类的善良百姓。’
文定回想起那些质朴的脸孔,就像是自己家乡的那些叔伯们,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薄田便可以安然的度过一生,除非是种田实在养活不了家人了,才会在绝境之下出外谋生。可这里显然没有这个烦恼,数不胜数的良田、气候宜人的天气、再加上如此隐蔽的山里,官府也势必难以知其所在,那科目繁多的税捐、数之不尽的徭役,自然也是无从分派,或许在万千的农家百姓心目中,这便算是人间天堂了。
‘那位曋长老倒是位儒雅的君子,只是年纪看来也不是很大,觉得有些怪怪的。在我家乡,长老呀、村长呀,全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族里的辈分也是特别高。’
‘咳,别人的事想它干嘛?’杨括所想的是怎么才能说动陆仲简,去找那个神秘的山洞,其他的都不怎么放在心上,‘我们还是先想办法将身上的麻烦给解决掉就好了,这村子里的人无偿的供我们吃住,我等又何必节外生枝去打扰他们清闲的日子呢?’
提到那些追魂使者,文定的身上便不由得直发寒气,一会儿由地下冒出来,一会儿又变身成为青竹,在半路截杀他们,真是神出鬼没,每每让人防不胜防,那死亡的威胁沿途都在伴随着他们。
最让文定恐惧的,还要算是他们的谋略,在自己等人深深戒备之时,他们不急于下手,而专等他们迈出竹林的前一刻,那攻势却如同潮水般袭来。这诡异的策略就如同兵法一般,《孙子兵法》的《军争篇》有云:‘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转而一想,又觉得是自己过分猜疑了,这也许只不过是凑巧罢了,几个扶桑忍者竟然都联想到《孙子兵法》了,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恰好这时忙碌了将近一个时辰的陆大爹,终于解下了腰间的围裙,呼唤著「开饭咯’。
一夜无事,连日来担惊受怕的文定他们也终于睡了个安稳的觉。这时再回想起那顿让他们等了一个时辰的晚饭,确实感到物有所值,简单的菜色经过陆大爹一番精心调理,确实就给人感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桃红柳绿’、‘烟波钓徒’、‘昆山片玉’……道道菜他都给安上一个诗意的菜名,让文定他们不由得产生联想,吃起来也倍感意味深长。
名字听来似乎有些玄乎,其实菜式还是那些家常菜,所谓‘桃红柳绿’也便是回锅肉里加了几根蒜苗;‘烟波钓徒’就是水煮牛肉上面用几颗油白菜遮住;而那‘昆山片玉’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干煸四季豆上点缀几粒葱花,他就非说是万绿丛中一点白,要唤作昆山片玉。
虽然有些故弄玄虚,不过他老人家勺下的手艺倒真是没让他们白白等候。那道昆山片玉是滑嫩腴香,清新爽口,文定他们刚吃一口赞了几句,便被紫鹃整盘端了去,还美其名曰北坤有伤在身,不宜吃太过油腻的,这盘昆山片玉便拿给他下饭了,气的文定与杨括是七窍生烟,可又不能不答应。
紫鹃这会可是彻底的放开了,丁点顾虑都不讲,硬是在北坤房里侍候了一夜,谁要她去休息也不答应,困了就趴在旁边的桌子上打会儿盹,端茶递水是无微不至,旁人见了也是大受感动,更不要说北坤了。
一早文定进去看望北坤,便见着紫鹃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而北坤却站在地上艰难的挪动脚步,文定急忙走上前去,说道:‘不是燕小姐嘱咐过,这几日不让你下地的吗?怎么才第二日你就忘了呀?’
北坤精神看来比昨日略有些好转,只是脸色还是很虚弱,泛白的嘴唇缓慢的一开一合道:‘小点声,紫鹃刚刚睡上一会,我只是想给她披件衣服,免得她着凉了。’
人都成这样了,还在为她操心,文定不由为之气结,先是不由分说的将他扶到床上,再接过他手上的衣服搭在紫鹃身上,再三叮嘱不许再下地了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