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铸剑育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息,与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政治上的除旧布新交织在一起,
    赋予武昌一种蓬勃向上、充满无限可能的独特气质,仿佛一个新时代的曙光正从这里透出。
    面对这严峻的人才困境与这空前的思想文化盛景,一个宏大而富有远见的计划在向拯民心中逐渐清晰、成型。
    他不再仅仅将这些问题视为亟待解决的麻烦,而是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一个打破千年思想禁锢,摒弃门户之见,融汇百家之长,培养真正能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栋梁之才的机遇!
    这将是护国军乃至未来华夏新生的根基。
    他立即付诸行动,亲自出面,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带着极大的诚意与谦逊,
    逐一拜访接见汇聚于武昌的各学派代表人物、硕学大儒。
    在顾炎武暂居的简陋书斋,他与这位心忧天下的大儒促膝长谈,深入探讨“经世致用”之学与“实地调查”对于了解民情、制定良策的极端重要性;
    在王夫之临时讲学的船山书院(虽为临时设立,却已初具规模),他虚心请教“理在气中”、“道器合一”的哲学思辨,思考其对于现实变革的指导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1章铸剑育人(第2/2页)
    他与墨者探讨逻辑推理与守城技艺的结合,与法家学子辩论律法条文与国家治理的效率,甚至放下身段,虚心向那些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格物匠人”请教机械原理、火器改良之道……
    这些学者名士,起初对这位手握重兵、传说中拥有“仙法”神兵的“向大统领”或心存疑虑,或敬而远之,担心其不过是又一个崇尚武力、轻视文教的武夫。
    但经过几次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深入交谈后,他们无不惊讶地发现,这位看似武人出身的统帅,其思想之开阔包容、见解之深刻独到、求知之热切诚恳,远超他们所有人的想象。
    他既不盲目推崇某一家学说为唯一真理,也不轻易否定排斥任何一派的思想价值,
    而是以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试图汲取各家之精华,寻找能够切实解决当下现实困境的答案与路径。
    这种务实而开放的态度,深深打动了这些饱学之士。
    数次这样的恳谈会之后,向拯民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正式向全城宣布:在武昌创办“经世书院”!
    书院之名,便直接取自顾炎武等人所倡导的核心思想——“经世致用”,
    旗帜鲜明地宣告其办学宗旨——摈弃空谈性理,培养能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之才,而非只会皓首穷经、空谈道德却无济于世的腐儒。
    书院下设核心机构“百家院”,彻底打破自汉武以来“独尊儒术”的思想桎梏,公开聘请各学派之优秀代表担任讲师,给予其讲学授徒、传播思想的平台。
    儒家讲授修齐治平与民生经济之道;法家讲授律法制度与行政效率之术;
    墨家讲授逻辑防御与工程技术之学;
    道家、阴阳家讲授天文地理、医药养生之理……学生入学后,需先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各派思想精髓,然后根据自身志趣和特长,再选择专精方向进行深入研习。
    书院首批学员,主要便是那些涌入武昌的、心怀家国的爱国书生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抗清志士。
    他们被明确告知,在此学成之后,并非为了参加旧式科举博取功名做官,而是将被直接派往护国军控制的各地州县乡村,担任推行新政、管理地方事务的基层官员。
    这是一条迥异于传统的、全新的仕途之路,一条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大业紧密相连的道路。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武昌城内外引起巨大轰动。
    那些对僵化的旧科举制度深感失望、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的年轻学子,
    那些渴望真才实学、希望有所作为的志士仁人,纷纷看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新希望。
    报名者云集于书院门前,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与此同时,在武昌城的另一侧,毗邻军营的一片空地上,风格迥异的新建校舍也拔地而起,门口悬挂起笔力遒劲的“武昌军官学校”牌匾。
    这里的气氛,与经世书院的博雅开放、思想激荡截然不同,充满了军营特有的肃杀、纪律与严谨。
    向拯民深知军队乃立身之本,亲自担任军校的总教官和校长。
    他颁布严令:华夏护国军所有现役军官,从最高的统领到最基层的把总、哨官,无论过往战功如何显赫,都必须分批进入军校接受严格的轮训!
    根据军官们原有的文化程度和职务高低,军校分设高级指挥班、中级战术班、初级士官班,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强化训练。
    军校的所有课程完全由向拯民主导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兵书战策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性与系统性:
    文化基础:强制所有军官,尤其是行伍出身者,必须学习基础识字、实用算术(包括弹道计算、后勤统计等)、简易地图绘制与判读。此为一切军事指挥的基础。
    军事理论:深入讲解现代战争概念(火力为核心)、步炮协同战术原则、野战土木工程作业规范、后勤保障体系运作、情报分析的重要性与方法。
    兵器操典:系统学习各类火器(如线膛枪、雪魄炮、手榴弹)的构造原理、规范操作、日常维护保养及实战中的战术应用技巧。
    实战推演:利用大型沙盘进行模拟对抗演习,分析经典战例(尤其重点剖析己方刚经历过的开封之战得失),培养战场应变与决策能力。
    思想教育:明确“为何而战”的根本问题,反复强调铁的军纪、军人的责任与至高无上的荣誉感。
    许多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军官,起初对文化课和这些“新花样”叫苦不迭,颇感不适。
    但当他们真正沉下心来学进去后,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以往许多仗为何打得稀里糊涂、伤亡惨重,明白了合理的火力配置、巧妙的地形利用对于战斗胜负的精妙所在。
    文化课打开了他们认知的新天地,战术课则让他们真正理解了如何科学地带领士兵更有效地战斗,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无谓的牺牲。
    军校的操场上,时常能看到向拯民亲自下场示范战术动作,或者在沙盘推演室内,与学员们为了一个战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
    他毫不藏私,将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先进军事知识,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条件,倾囊相授。
    雪魄,这头充满灵性的神兽,也成了军校的“常客”,它那威严而神秘的身影,无声地激励着每一位学员,提醒他们所肩负的使命。
    铸剑为犁,育人以兴。经世书院与武昌军官学校的创立,如同为华夏护国军这柄初露锋芒的利剑,重新锻造了坚韧的剑脊(思想与组织),并开始淬炼未来执剑的手(人才与军官)。
    这不仅仅是两所学校的建立,更是一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人才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
    它正在为华夏的新生,奠定着最坚实、最不可或缺的基石。一个以实用为经、以融合为纬、以复兴为魂的新教育体系,在烽火硝烟中悄然萌芽,其光芒必将照亮未来之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