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心学的弊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失去应有的滋味儿。
    王守仁含笑点头,玩笑道:「这不在小云,在先生你。」
    「哈哈哈……还是那般调皮。」
    ……
    李青出手,立竿见影。
    只一剂药外加真气梳理,王守仁一觉之後便全身通透了,只是初愈之人,不宜立即饮酒,李青趁这间隙,向他询问了下讲学事宜。
    「怎麽说呢……许多人都能听得懂,可不代表能做得到,大明蒸蒸日上,工商业发达,人人得其福惠,可这也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心更偏向功利,整体国力的向上,导致人之物欲越来越强,人心浮杂之下……」
    王守仁苦涩道:「心学能听得懂人不在少数,能学得会的人就不多了,能做到的……更是少的可怜,其实,我有时候都想把学塾关了,以免适得其反,有害无利。只是,如今《心学》已然传遍数省,不乏显贵人家,已不是我能说了算的。」
    李青微微蹙眉,沉声问:「有人威胁?」
    「那倒是没有的,读书人的斯文脸面一般人不敢轻易撕下,何况,我好歹也是个伯爵……」王守仁叹道,「《心学》的吸引力超出我的预料,甚至……过于狂热,哪怕我明日故去,《心学》依旧会大范围传播……」
    说到这儿,王守仁面上带着浓浓的忧虑,道:「我真怕《心学》传着传着,就成了妄谈理想,不落实处的无用学说。」
    李青沉吟片刻,轻笑道:「倒也不用过于忧虑了,真若成了空谈学说,一定会被时代主流淘汰,不至于误国误民。」
    顿了顿,「百姓的思想禁锢了数千年,哪怕《心学》现在无法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可多一种学说,并不算坏事,至少能开阔人的视野,对吧?」
    王守仁怔了怔,失笑道:「先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清新脱俗,却又颇有道理。」
    李青安慰道:「有我在,《心学》早晚会绽放它应有的风采,这个时间可能会很久,但一定会到来。」
    「嗯,我对先生有信心!」王守仁颔首,「那就拜托先生了。」
    李青白眼道:「说这个就生分了啊!」
    王守仁『嗯』了声,道:「要不随我去学塾看看?」
    「走。」
    ~
    学塾。
    随着王守仁的到来,听讲学的学子热情更浓,不时掌声雷动……
    李青却微微皱眉,不是小云讲的不好,而是……味儿有点不对,准确说,他们崇拜小云本人胜过心学,这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这种情况之下,会导致小云的每一句话便会被奉为金科玉律,出现『尽信书』的情况,可问题是汉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话往往有多种意思……
    哪怕小云再有精力,也不可能每一句话都能让人精准无误的与他共情。
    千人千面,哪怕小云亲自讲学,仍无法保证不会有人曲解了话中意思,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
    拿孔圣人来说,现在的读书人总喜欢拿『子曰』说事,可有很多人却忽略了子曰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境,是对怎样的事情才这般曰的。此外,孔子的弟子都不定能记载的准确无误。
    这种情况下,一个个的拿子曰过的话,当做不可被质疑的圭臬,本就不合理。
    不是说子曰的不对,而是子曰的时候是基于什麽原因大多被世人忽略了。竹简刻字繁琐低效,只能记重点,可只记重点却会让人误解……
    事物是动态的,可圣人之言却是静态的,没有前因後果,没有同样的因素参考,单就一句话生搬硬套,太容易跑偏了。估计,孔圣人若还在世,听到这些人胡乱引用他的话,都要气得吹胡子瞪眼了。
    哪怕是大儒,对圣人之言的注解也未必合理,强如朱熹,也不是说全都是对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後果——注解的人不全对,学的人却是信了十足,并不容许被质疑。
    当然,如今的小云远远无法与孔孟相比,可却已然有这个势头了,小云的《心学》虽脱胎出儒学,却跟孔圣人的学说有着很大不同。
    它太『自由』了。
    因此,它也太容易学偏了。
    束缚越小,可发挥的空间越大……
    李青有些头疼。
    哪怕是他,对此也束手无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