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不作为,有什麽说什麽,高大学士先来吧。」
高拱站起身,走向李青两步,说道:「朝野都说下官是公报私仇,故意针对徐家,今日永青侯当面,下官有言直言。」
清了清嗓子,高拱傲然说道:「若说私心,下官的私心就是上为国,下为民,名垂青史,仅此而已。」
李青颔首:「谣言止于智者,世间最不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人,高大学士无需在意。」
听到如此之语,高拱大为轻松。
长长呼出一口气,高拱似要将所有的愤懑与委屈吐尽,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徐大学士当然有功于社稷,可有功的只是徐大学士而非徐家。昔年,内阁三杨,杨荣丶杨士奇,一样有功于社稷,可杨荣的后人祸害乡里,杨士奇的儿子更是草菅人命……由此可见,将一个人的好与一个家族绑定,是为大谬。」
李青颔首。
高拱继续说道:「民间传闻松江府徐家为徐半城,传闻虽不可尽信,却也非空穴来风,当然了,富无原罪,可徐家实质性兼并土地却是不容姑息,说什麽不会瞒报田亩,会足额交税……这完全就是在诡辩。朝廷还田于民也是清丈田亩之国策的一部分,用得着经由他徐家?」
「下官倒不怀疑徐大学士会糊弄朝廷,徐大学士在时徐家可以如此,徐大学士不在了又当如何?」
「耕地交给官绅打理来的好,还是交给百姓来的好,不言而喻!」
高拱瓮声说道:「徐家必须还田于民,这点没商量!!」
李青见没了下文,问:「说完了?」
「说完了。」
李青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高拱大喜,正欲趁热打铁,却听李青又说:「张大学士,你也说说。」
这一句「张大学士」,让张居正浑身刺挠。
张居正站起身走至李青面前,作了一揖,道:「肃卿兄的顾虑,下官亦深表赞同。」
「既然赞同,张大学士何以唱反调儿?」刚落座的高拱,立马说。
李青笑呵呵道:「高大学士稍安勿躁,且听张大学士把话说完。」
高拱悻悻闭了嘴。
张居正沉吟了下,说道:「官绅之家素来享受优待,这既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千百年来的世情,海瑞与徐家之事一个处理不好,京师丶应天府丶大明各省丶府丶州丶县,必将迎来震荡,谁都有退下来的时候,徐大学士风评极好,且有功于社稷,如徐家都被那般对待,人心必然离散。」
高拱还想再说,却被一边的李春芳拦下了。
张居正继续说道:「诚然,即便徐家轰然倒塌,从长远来看,也不是什麽大坏事,可短期必将遭受强烈的阵痛,如只一个徐家,只一个松江府,那倒也还好,可一旦对徐家动手,必激起连锁反应,蔓延至大明各省府州县,倘若整个大明陷入阵痛,即便未必是长期阵痛,大明也万万承受不起。」
张居正严肃说道:「大明很强大,大明也很脆弱,破而后立说起来容易,可当它大到一定程度,真若破了,就真立不起来了。」
一边,高拱不顾李春芳的劝阻,冷哼道:「不敢苟同!」
李春芳:「……」
这次,李青没有急着输出观点,转头看向李春芳,道:「李首辅,你怎麽看?」
「这个……」
李春芳开始酝酿话术。
少顷,
「肃卿想的是以点带面,太岳想的是大局为先,出发点虽不同,却是殊途同归,没有高下之别,更无对错之分……」
「说点乾的吧。」李青没好气道。
「呃……是。」李春芳面上一热,沉吟着说,「以下官之见,对松江徐家还是要敲打一番的,但要有个度才行,肃卿的担忧不无道理,可太岳说的也不为错,松江府还是需要徐家的,一般的商绅承接不住,也填不满徐家倒下留出的空缺。大资本丶强经济,两者之间不可或缺任意一方,时下,大明仍在上升期,还未进入平缓阶段,至少眼下不宜大动干戈。」
「如若李家承接呢?」高拱说道,「同样是大资本,李家就没兼并土地。」
这话非是在讨好李青,而是高拱的真心之语。
李青失笑摇头:「李家虽无垄断兼并之举,却有垄断兼并之实,李家再野蛮扩张下去,不出二十年,就真成了一枝独秀,于国于民,这非是好事。」
李春芳丶张居正连忙道:「永青侯大公无私,下官五体投地。」
高拱抑郁难平,痛心疾首道:「难道就这麽坐视不理?」
李青看向张居正,道:「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