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岁月,亦有夺不走的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折中,在庙堂是经久不衰的惯用把戏!
    六部大佬们很快就察觉出了苗头,顿感大失所望,知道这只是演给他们看的,其最终结果早已内定。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底线到底在哪儿。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加入只会让自己被动,六部尽管不甘心,却也只能做个旁观者。
    此番庙堂斗争六部完败,吏部尚书都引咎辞职,他们的心气儿也没了,熄灭了出头想法。.goΠъ.org
    唉,队伍散了,不好带啊……
    对于内阁,他们是愤怒的,然,如今局势不容他们过分指手画脚了,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
    尚书、侍郎缄口不言,安安静静充作看客,看其表演。
    不过,朝堂并未因他们沉默变得冷清,反而更热闹。
    内阁跟皇帝‘顶牛’、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声援,通政使司通政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摇旗呐喊,好不热闹。
    就连六部的中层官员,都不乏声援者。
    一时间,内阁成了为官请愿的好人,光芒万丈。
    当然,不乏有聪明人看出其中猫腻,但内阁大势已成,顺势而为才是最优选择,何况,他们也是受益者。
    当朝堂声音趋于统一之时,赞扬不够卖力,也是不被允许的。
    …
    一番争执之后,皇帝最终还是妥协了。
    削减了《劳动律法》,并将商税降低至商品价格的三成,同时,还取消了商品出海限额。
    如此局面,可谓是皆大欢喜。
    这为官绅做大提供了契机,大家都是受益者,包括六部高官。
    海商利润那般丰厚,谁不想趁机捞一笔呢?
    一场朝堂会议下来,新国策获得了所有人的拥护,诏书很快颁发,晓瑜天下!
    ~
    小院儿,
    得知诏书颁发的李青轻轻笑了,这一步棋走下去,对大明的商业,乃至工业,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商人是逐利的,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有进取之心,想让大明走向半工业化,甚至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必须得提振这些商人信心。
    而这时代的商人,基本都是官绅,民间商贾也有,但占比实在太少了,且绝大数也做不大。
    毕竟……大明也就一个沈鑫。
    现如今,大明已处于资本萌芽阶段,李青这么做,就是了培养资本,并让其带动市场经济。
    让经济大河快速流转,奔腾不息……
    不过他也明白,后续肯定还会有一系列问题出现,但相比之下,工业化发展远胜农业化。
    摊丁入亩,户籍制度改革,清丈土地……一系列国策,以及新作物的引进,让大明的人口增长迅速,迄今为止,大明人口已达一亿两千万。
    这么大的人口,未来若不能从土地上解放出一大部分,那不仅是莫大损失,甚至会演变成灾难。
    其实,李青致力于发展工业,也有转移视线的考量,把士绅的目光转移到商业,不再盯着那一亩三分地。
    这一步棋走好了,那大明便会走上一条全新道路,一跃成为大一统王朝最强存在。
    诚然,大明的上层建筑和历史上并无本质差别,皇权显现颓势,腐败问题也开始普遍,
    但,下层建筑却截然不同,它无比夯实……
    大明能走到这一步,李青很知足了,真的很知足,甚至很骄傲。
    他一个人,硬生生拨转了大明这艘巨轮的航向,使其向更正确的航线前行,他自问,没给穿越者丢脸。
    当然,跟小说中的天命主角没法比,但他做到了所能达到的极限。
    当初下山是为马皇后医病,这么多年下来,他依然扮演着医生的角色,不同的是……
    最初是医人,现在是医国。
    幸赖,他并非庸医……
    ~
    慢节奏的悠闲生活,过得总是很快。
    深秋,树叶枯黄、凋零;寒冬,万物萧索,银装素裹……
    新国策施行的很好,因为新国策可以使得富绅们做大做强,相比之下《劳动律法》带来的损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他们自然积极响应……
    冬月初,辽东传来军报。
    此番犁庭扫穴落下帷幕,共计斩首千余人,要不是军情奏报明确写着‘毁其穴,绝其种’字样,李青都怀疑自己看错了。
    杀千余人就绝其种……李青轻声自语:“看来,建州女真比我想象的还要弱小……”
    毫无疑问,奏报绝对有夸张成分,不过也很能说明,现阶段的建州女真,族群人数是有多么少。
    李青摇头苦笑,咕哝道:“你们这么弱,搞得我都没办法说服皇帝重视你们,真的是……”
    都这样了,自然没有再针对的必要,主要是立不住脚。
    为了一些个漏网之鱼,就动员上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