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相遇,试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青暗暗盘算着从哪里入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先让小皇帝掌军。
    文臣、武将,天然不对付!
    如今文臣势大,想打压文臣,只能让武将起来。
    而武将崛起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军功,换言之,也就是发动战争。
    李青心说:也不知好圣孙到底给我开了啥挂。
    取得于谦信任不难,取得小皇帝信任就难了,他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皇帝不用也白瞎。
    不过,他并不是很担忧。
    朱瞻基布的局他看不透彻,但并非完全不了解。
    比如于谦。
    若非朱瞻基操作,于谦没可能混到这个地步,此外还有张辅和于谦统一战线,可以说,朱瞻基已经把他布的局,整个强化了一遍。
    他完全可以通过于谦,进而取得小皇帝信任。
    朱祁镇…唉,也不知究竟如何……李青暗叹。
    来大明这么久,他对所知的大明历史,已经不再那么相信了,比如朱棣的下西洋政策。
    在后世人眼中,这就是个赔钱的买卖,但实际上却是朱棣建立不世之功的资本。
    没办法,史书是文人为首的官绅写的,一切不利于他们利益的,都会进行加工,甚至夹带私货。
    明实录可不是寥寥数笔,整部明史录高达一千六百余万字,平均每个皇帝一百万字。
    这可不是小说,而是通篇文言文,精炼到极点的文字,记录着皇帝的一生;
    它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故事结构,甚至没有断句。
    上任皇帝的实录修好,下任皇帝都是草草看上几眼了事,要知道,一册书拢共也就数万字。
    那么多本堆在一起,谁有闲工夫看的完?
    这其中,可操作性很大。
    但也不是说,明史没有可信度,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真实的,比如皇帝下了什么诏书,升了谁,贬了谁,杀了谁……这些都是真的,可上面却不会记载皇帝为何这么做。
    以至于,后世的史学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历史就像是蒙了层神秘面纱的女子,令人向往,且想揭开,然而,它的真面目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没人能说得清。
    李青改变了,改变了很多。
    那些所知不多的历史,已然没了参考价值,他甚至觉得,即便不来,那一战也未必会发生。
    亦或,大明的衰落并不是因为那一战,而是……在朱祁镇没成年的这些年。
    以如今的朝局混乱程度,再过十年,必定作用到民间。
    李青思绪飘飞,愣怔出神。
    这时,于谦和朱祁镇联袂走出宫门。
    李青就站在宫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两人都看到了他。
    二人同时停下步子,怔怔的看向李青。
    于谦自入京时,李青便戴着面具,所以他并未识破李青身份,但却有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亲切感。
    甚至在看到李青这一瞬间,身上的千钧重担顷刻间消弭无形,特别放松。
    朱祁镇怔怔看着李青,满脑子都是:他来了,他真的来了,父皇真没骗我,真有这么一个人。
    两人看着李青的同时,李青也在看着他们。
    昔日那个瘦高个的年轻人,如今已四十出头,眉宇间有着沟壑,是经常皱眉留下的痕迹,
    他有些发福了,也有了沧桑感,发丝中不再是乌黑,夹杂着雪白。
    和于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身穿龙袍的少年,他很稚嫩,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唇角有略黑的绒毛,尚且称不上胡子,身子很单薄,个子也还不高。
    小家伙儿皮肤比他爹白,长得也比他爹俊俏。
    但终究还是个孩子。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十三岁少年,却是整个大明的主人。
    三人对望,良久……
    李青回过神,躬身行礼:“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第一次相遇,很官方。
    当着小皇帝的面,李青不好跟于谦多言,退到一旁,让二人先走。
    但俩人都没走。
    于谦迫切想弄清楚,自己为何会对这么个年轻人产生别样情绪。
    朱祁镇却是为遇到命中之人,而庆幸。
    “皇上……”
    “老师,朕交代你的事情,抓紧去办吧。”
    二人同时开口,但朱祁镇是君,于谦便先让他把话说完。
    听闻,于谦只好暗暗压下心中疑惑,拱手告辞。
    临走前,深深望了李青一眼。
    朱祁镇走上前,直视着李青。
    李青拱了拱手,看着他,目光平和:“皇上可有吩咐。”
    朱祁镇平复了下心情,“随朕进宫。”
    …
    乾清宫。
    李青看着龙椅上的朱祁镇,突然觉得这少年,比自己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