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警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吊唁,封棺丶下葬……
    一切按部就班。
    只是有些时候,李青还是会在清晨醒来时,微微仰起脸,透过打开的窗户去看院门,院门没有被敲响,六字真言也再没有响起……
    其实,他看到的只是永青侯府那冰冷的大门。
    事实上,小两百年过去,现在的侯府大门也不再是当初的大门了。
    永青侯府虽还是那个永青侯府,保留着基本面貌,可里里外外却都充斥着修缮后的痕迹,看似没有变动,实则早已『焕然一新』。
    李青少了很多娱乐活动,没有再去听曲儿丶听戏丶听说书,除了给李信调理身体,更多时候要麽钓钓鱼,帮李雪儿修行丶聊聊天,要麽翻看一下永乐大典,再要麽就是躺着……
    李青从不是个勤快的人,他一直是个懒人,甚至懒得娱乐。
    时间如水,滚滚而去……
    夏去秋来,天气逐渐转凉,李信先人一步,早早穿上了厚实暖和的衣物,也坐上了朱厚照样式的轮椅。
    李信打小就不喜欢读书,十六岁起就跟着爷爷进了大明水师,自此开启武将生涯,这临了临了,倒是喜欢上了读书。
    当然了,读的不是什麽经史子集,而是父亲的着作……
    李青知道他在担心什麽,安慰道:
    「不必担忧李家子孙的未来,所谓的肢解李家,也只是如汉武帝推恩令那般更平均的分一分家产而已,虽说李家人丁兴旺,可相较于李家掌握的财富,绝对能让每个人以及其后代,锦衣玉食的生活下去。」
    「李家的钱,不会直接捐献出去,而是经由李家人花出去,以促使经济更好的流通……」
    捐献给朝廷,再由朝廷下拨,反而不如『民间挣钱民间花』来的高效。
    富人花钱是最好的活跃经济的方式,甚至没有之一。
    其实,早在宣德朝,李青就尝试过『推恩令』,不过失败了。
    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刚经历过永乐朝的『劳民伤财』,百姓相对穷苦,且大明刚进入休养生息阶段,正是人口大爆发之际,没钱分+分的人太多,导致推行不下去;二是,资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强行推动的话,对工商业极其不利。
    基于此,李青没有坚持,选择了顺应世情。
    如今不一样了,又一百数十年下来,大明的物质财富丰富了太多太多,且人口增长也进入平缓期,加之普及教育的持续发力……
    再有数十年的功夫,长子继承家业的意识形态,也将不再坚不可摧。
    到时候再旧事重提,抵触心理自然大大降低……
    此外,若放任李家这麽富可敌国下去,定然影响大明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一潭死水的情况。
    这是李青不愿看到的。
    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都需要流动,流动才会带动发展……
    李青说道:「挣钱的是李家,花钱的自然也当是李家才公平,我不至于大公无私到那个份儿上。」
    李信则是有些汗颜,叹道:「可惜啊,一群兔崽子根本不懂得感恩,唉……。」
    李青哑然。
    「不需要感恩,我希望的李家,你父亲丶你小姑已然超额完成,若说报答……他们兄妹也已报答过了。李家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我期望的,至于未来……奋斗了这麽年,这麽多代人,也是该享受享受了,再奋斗下去……别人就没活路了。」
    李信默默点头。
    「太爷,您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你说。」
    「李家如此可以通过分散财富的方式解决,大明如此,又当如何?」
    李青笑了,「自然是改革。」
    李信又看了眼手中书籍,摇头道:「不可能的,大富怎可能与穷苦百姓平均?」
    「自然不是平均,而是采取相对合理的分配方式。」李青说道,「其实,你父亲留下的这几本书,你根本就没看懂,当然了,这不是你的问题,放眼大明,能读懂的也不多。」
    李信知道自己的斤两,乾笑笑,没有反驳,转而道:
    「太爷,我现在还好,您趁着空档可以做些其他事。」
    李青好笑道:「我能有其他啥事儿?」
    「武当。」
    李信说道,「出海这麽多年,回来之后不是为国事操劳,就是为我们操劳,您还没回去看过呢。」
    李青默了下,轻轻摇头:「我这个大师兄不称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晚些再去没什麽影响。」
    「我真没多大事儿,至少年前这段时间……」
    「好了,我行事什麽时候轮到你指手画脚了?」李青没好气道,「不该你操的心不要操,你顾好你自己就成。」
    李信讪讪称是。
    李青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太爷你去哪儿?」
    「去钓鱼。」
    「……」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