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文官失控,相互做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院不起草,礼部也不颁发。
    见此情况,李青不免暗叹:“文臣已然失控,小小朱的毫无权威可言。”
    朱允炆惊呆了,他没想到,这些平时高呼:“皇上圣明。”的臣子,有一天会这么对他。
    但很快他就见识到了,更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
    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都御史……文臣骨干尽皆请辞。
    包括他最信任的三位先生,全都表示不干了。
    当然,他们不是真打算撂挑子,而是逼朱允炆妥协。
    最终,他们成功了。
    如此局势,朱允炆根本不敢罢免这么多人。
    武将的心已经寒了,文臣再撂了挑子,他哪里承受的起。
    群臣散去,朱允炆失魂落魄地坐在龙椅上,看着空荡荡的大殿,久久未语。
    低头看了看身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只觉得那般刺眼,那般讽刺……
    ……
    朝廷一团乱麻,朱棣却是形势一片大好,他令朱高煦监管一部分降军,自己则是带着大部队进行反攻。
    风水轮流转,这次换到他朱棣进攻了。
    五月,朱棣攻克德州,迫使南军涌向济.南,六月再攻济.南。
    如今的朱棣,不再是一个月前的模样了,他一路走来收拾了不少残军,一顿封官许愿后,队伍越发壮大。
    朱棣抬头望着济..南城,嘴角泛起一抹邪笑,这次,他也想玩个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劝降城中的守军,在他想来,自己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只要绝对是手到擒来。
    很快,城中也回了一封信给他,朱棣打开一看,鼻子差点没气歪。
    回信写的倒是客气,可隐藏的深意却一点也不客气。
    大意是:让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老老实实的回北平戍边,你好我好大家好。
    见劝降不成,朱棣也不再玩虚的,直接下令攻城。
    但事情超乎朱棣的预料,他本以为连吃数次败仗,城内守军的士气会很低迷,却没想到,在盛庸、铁铉的带领下,守军众志成城,守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一连攻打近三月,仍是无法攻破城池。
    朱棣火了,把留做进攻京城的大炮搬了出来,可刚轰出几炮,城上就把他老子朱元璋的灵牌摆了出来。
    这下,轮到朱棣傻眼了。
    与之同时,城中铁铉冒出头来,站在悬挂老朱灵牌的垛口处,指着朱棣一通臭骂。
    诸如:不孝子,背弃宗庙,万夫所指……
    一顿输出,把朱棣骂的体无完肤。
    朱棣很悲愤,超级悲愤,自靖难起,他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打不过他认了,可这样的输法,让他难以接受。
    这一刻,铁铉成功取代了平安,成为了朱棣最痛恨的人。
    但气归气,老子的灵牌他是一下都不敢动,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偃旗息鼓,撤了回去。
    朱允炆得到战报,高兴非常,立即升任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同时,改任盛庸为主帅,讨伐燕王。
    二人倒也没令其失望,招募壮士对着朱棣穷追猛打,先后收服朱棣占领的数地。
    表面看起来,南军形势大好,实际上,朱棣的损失并不大。
    十二月,朱棣重振旗鼓,再次南下,这次他学乖了,改攻东昌。
    不料这次,盛庸、平安、铁铉几个老六的做局下,他吃了更大的亏,手下大将张玉都战死了。
    李青见朱棣久攻不下,于是也开始做局,他建议小小朱乘胜追击,把兵尽皆交付平安、盛庸,一路攻朱棣,一路攻北平。
    朱允炆接连大胜,重拾信心,欣然采纳。
    这一次,南军倾巢而出,所有人都觉得朱棣要完蛋。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大事,那就是京师空了。
    李青相信朱棣肯定能看出来,即便他看不出来,道衍也一定可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