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错!”</P>
朱元璋边看战报,边开口称赞道。</P>
何礼也明白他说的是谁,立即跟着称赞道:“是啊,这次江都侯可谓是战无不胜,一路上先取松浦又拿下倭国西都大宰府,可谓是功勋卓着!”</P>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呵呵笑了两声。</P>
他也清楚现在的这些朝臣许多都跟李伟有些瓜葛,明里暗里的替这小子说好话。</P>
不过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所以他也没有去怪这个何礼。</P>
而且何礼说的也不算过,这次李伟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不仅连连攻城掠地,更是在浮桥一战中及时赶到,力挽狂澜。</P>
倒是汤和,冒失进军,中了倭人的埋伏,让他不禁有些失望。</P>
还有这个林贤,竟敢通倭!</P>
“哼,将这个林贤诛尽九族!”朱元璋冷厉的喝道。</P>
何礼浑身一颤,低下头不敢多言。</P>
朱元璋缓了口气,收起冷厉的语气,轻声道:</P>
“行了,你先回去吧,随时准备好为大军输送粮草辎重。”</P>
虽然明军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倭国的态度尚未表明,若是对方坚持死战,那这一仗就得打很长时间了,必须得持续输送粮草辎重。</P>
“是,臣遵旨。”</P>
何礼躬身应是,行礼退下。</P>
数日间,征倭大军取得大胜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李党”分子纷纷交口称赞,为李伟邀功呐喊。</P>
只不过在诸多邀功的声音中,却夹杂了一些对汤和的指责,并且这些指责还有愈演愈烈之势。</P>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朱元璋有些意外,陈肃也颇为诧异!</P>
李伟已经派人给他传过信了,他不敢违背,于是便没按原计划鼓动群臣弹劾汤和,朝中的“李党”也仅是给李伟邀功而已。</P>
但是他没做,朝中却有人替他做了,这不禁令他心中惊异。</P>
原本的捷报,在有心人的引导下逐渐变成了对汤和的声讨,面对这种情况,以李善长、冯胜为首的诸多勋贵不得不再次站了出来,纷纷上书为汤和辩解求情。</P>
朱标得知详情,也特意找到朱元璋求情:</P>
“父皇,信国公他劳苦功高,这次虽然作战有误,但结果总归是好的,尤其是关键时刻领军强渡浮桥,保住了大部分兵力,也算是功过相抵了,还请父皇多加宽宥。”</P>
朱元璋眉头紧锁,翻阅着这些弹劾奏书,脸色阴晴不定。</P>
他倒不是在怪罪汤和,汤和毕竟是开国功臣,而且跟他关系匪浅,还不至于因为一次作战失误就要治罪。</P>
他现在想的是,是谁在推动这次弹劾。</P>
“汤和的事你不用担心,咱自有安排。”朱元璋轻声道。</P>
朱标听到这话,心下轻轻松了口气。</P>
朱元璋放下奏书,随后又以考校的语气问道:“标儿,这次群臣的弹劾你怎么看?”</P>
朱标闻言,顿时愣了下,随即沉思了起来。</P>
这次朝堂风向转变的颇有些蹊跷,本来大家都在为李伟邀功,却不曾想被一些人带偏,成了向汤和问罪了。</P>
要说这背后有人操纵,那无疑李伟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不管怎么看,这事都是他受益。</P>
一场战争,最大的功勋无疑是要归主将所有的,汤和身为大将军,只要大军得胜,不管是谁立下功劳,都少不了他的一份。</P>
而若是没了他,李伟顺理成章的就会接任大将军之职,到时尽揽兵权和功勋,若是此战顺利,回来封个公也不为过。</P>
但是想到李伟那幅吊儿郎当的模样,朱标怎么都不相信他有这种阴谋算计。</P>
“儿臣觉得此事似乎有人在背后操弄,但肯定不是李伟!”</P>
朱标蹙眉道。</P>
朱元璋轻哼一声:“为什么不可能是他?”</P>
朱标别人不提,偏偏提了李伟,这就已经说明他对李伟是有怀疑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