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俄国人搞得这么轰轰烈烈,周围的邻居们也跟着不得安生。
没法子,谁让弗兰茨为了安全起见到处发枪,确实是给俄国人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但这把火终究也烧到了奥地利帝国。
贝尔格莱德和西波斯尼亚地区还好,前者有重兵把守,再加上要塞化都市,小股的流寇、山贼掀不起什么风浪。
后者有高山阻隔,加上民风彪悍,也没什么人愿意自找麻烦。
但两公国的情况可就没那么乐观了,虽然也有天然屏障??多瑙河,但是相比崇山峻岭,强渡欧洲第一大河还是更容易些。
最关键的是相比贝尔格莱德和西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守备却是略显不足。
除此之外这两个地区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也是新领土,帝国政府对其的掌控力远远不如其他地区,甚至当那些过江龙出现在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境内的时候当地官员还以为是寻常的村民闹事。
在被打的鼻青脸肿之后才发现是来自河对岸的亡命之徒,不过好在奥地利帝国在平乱方面经验丰富。
瓦拉几亚地区以平原为主所以骚乱被迅速平息,摩尔维亚地区虽然也以平原为主,但是地形种类繁杂,丘陵、山地、河谷都十分适合躲藏。
再加上摩尔达维亚地区可没有绯色十字军帮忙清场,格里戈雷?亚历山德鲁?吉卡又确确实实地培养出了一批大罗马尼亚主义者,两股势力合流之后确实变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不过大也有大的坏处,那些山林、湖泊、沼泽可养活不了太多人,这是由土地承载力决定的。
如果这些地方真的可以养活那么多人口也不至于人迹罕至了....
在初见杀之后奥地利帝国的驻军迅速调整策略,从主动出击改为了守株待兔。
调整的效果立竿见影,守着村庄、城市比去野外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靠谱多了。
双方的正面作战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之前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奥地利帝国方面自己分散了兵力,再加上轻敌才导致的。
虽说只是在战略上的轻微调整,但对于那些过江龙和地头蛇组成的团伙来说却是毁灭性的。
阿德里安是摩尔达维亚地区有名的叛军首领,曾经逃脱过无数次奥地利人的追捕。
奥地利帝国的军队相当擅长山地作战,也擅长剿匪,但阿德里安依然每次都能逃出生天,其实他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逃到俄国去。
奥地利帝国的军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越境追击的,而俄国人对于他们这些反叛者的态度很暧昧,通常只会鸣枪驱赶,并不会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
不过逃到俄国边境也不一定就高枕无忧,除了俄国人会定期清剿,奥地利方面也会不时派来刺客、佣兵。
哪怕是阿德里安也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直到他遇到了奥赛斯库的队伍。
奥赛斯库是保加利亚地区反抗军的首领之一,面对俄国人的大军压境,他并没有选择在家乡顽抗到底,而是选择了另辟蹊径,随着多瑙河来到了摩尔达维亚。
其实逃难的人不少,瓦拉几亚和摩尔维亚的工作也不难找。
不过当惯了山大王的奥赛斯库和他的手下们就像沾过血的狼一样,他们根本不想老老实实地种地或者去找一份安稳的营生。
这帮人能活着离开保加利亚,并强渡多瑙河足见其生猛,他们凭借自己的拳头,手腕很快就打败当地的黑帮,占据了其在当地的生态位。
然而随着弗兰茨即将加冕瓦拉几亚大公和摩尔达维亚大公之位,奥地利帝国军队配合当地警察对黑帮、地下组织进行了全面清剿。
奥赛斯库和他的手下们很不幸地进入到了奥地利帝国的视野之中,由于双方实力相差过大,他们只能落荒而逃。
然后奥赛斯库便和阿德里安相遇了,双方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乎便决定共谋大事。
起初双方配合无间席卷了摩尔达维亚边境的多处村庄,甚至抢劫了一座城市外围的仓库。
面对奥地利帝国的清剿,他们也终于有了一战之力,每次都能把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的奥地利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遇到大军清剿他们就直接逃到俄国境内暂避锋芒,一来二去便打出了威名,再加上不断有新人加入。
不过还没等到他们野心膨胀,奥地利方面就改变了策略,从主动出击转变为坚壁清野。
奥赛斯库和阿德里安都不是一般人,他们都知道这是奥地利人的陷阱,然而队伍太大,人数太多,每天都有巨大的消耗。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亡命之徒,如果把他们逼急了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在煎熬了数个星期之后,他们终于决定出手干票大的。
不过为了分散奥地利人的兵力,他们决定先派出几支人马进行骚扰,然后再重拳出击,这样一定可以打奥地利人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他们精心策划的行动遭遇了全面失败,不光主力损失惨重,就连那些负责佯攻的队伍也通通遭遇了惨败。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连番失败之下,奥赛斯库和阿德里安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加。其实两人都很狡猾,他们都知道这是奥地利人的阴谋。
但贼之所以为贼,很小程度下不是因为有没纪律,缺乏管束,更兼目光短浅。
我们为了别人忍饥挨饿、牺牲自己,这我们还做贼干什么?那些家伙要的不是有法有天,逍遥慢活,凡是挡了我们路的都是敌人。
赛斯库库和阿德外安两个贼头自然也年样那一点,于是乎一场火并在所难免。双方损失了超过半数人马,并且最终分道扬镳。
其我的小型匪帮也纷纷解体,最终只剩上一些是成气候的大帮派还在穷山恶水中苟延残喘。
希腊和奥斯曼的情况就有那么乐观了,其实那与两国最初的策略没着很小关系。
在那个时代,人口年样税收,人口年样资源。所以两国都希望不能从俄国占领区少吸纳一些人口来填充本土。
其实理论下讲那种行为也算是吸引移民发展本国土地,旨在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在小政方针下并有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