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寻觅大阵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悲悯:“这不是退缩,是召唤。真正的执灯者,从不怕回头。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看清来路,从而走得更远。”
    他从怀中取出一片玉片,递予陆昭:“这是‘影蜕’残符之一,能护持心神,抵御‘忘川引’的侵蚀。你带上它,去岭南找牧云。他会需要你。”
    “您不去吗?”
    阿奴摇头:“我的路走到这里就够了。接下来的战斗,属于你们这一代。我要做的,是把《割鹿记》最后一页补完。”
    陆昭欲言又止,终是深深一拜,转身离去。
    夜深人静,阿奴独坐灯下,铺开长卷。他蘸墨提笔,开始书写:
    >“昔有卢氏子,持灯照幽冥。
    >一剑割鹿命,万民得安宁。
    >后世称义士,史册载英名。
    >然谁知其苦?孤身守夜行。
    >子孙皆隐姓,亲友尽凋零。
    >至死无碑文,唯余一灯荧。
    >
    >今我不求名,亦不愿人敬。
    >只愿后来者,莫负此心净。
    >若有一人醒,便有一灯明。
    >千灯共燃时,何惧暗潮生?
    >
    >鹿死非终结,灯熄方为终。
    >愿诸君谨记:火种在掌中。”
    写罢,他搁笔长叹,将纸张置于铜钱之上。刹那间,铜钱嗡鸣震颤,光芒流转,竟将整首诗映入空中,化作七行金文悬于梁上,久久不散。
    翌日清晨,阿奴未出房门。弟子推门探视,只见床榻整齐,人已不见,唯留那柄卢字铁剑斜插于地,剑尖朝南,仿佛指向某个未知战场。墙上挂着一幅新画:七个模糊身影并肩而立,脚下是蜿蜒灯火长河,头顶则是北斗七星连成一线。
    而在山谷尽头的灯亭里,守夜的老仆发现今日香炉中的灰烬自动排列成一行小字:
    **“我去寻火源。”**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岭南深山,牧云正站在一座废弃庙宇前。庙门匾额上依稀可见“归鹿观”三字,已被藤蔓覆盖大半。他手中握着那枚玉符,感受到一股冰冷的排斥之力自庙内涌出。
    身后,沈兰舟的侄女林晚舟低声问:“真的要进去吗?情报说,已经有三个探路的兄弟失踪了,连尸体都没找到。”
    牧云点头:“他们不是死了,是被‘忘了’。只要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就还有回来的可能。”
    他迈步前行,刚踏入门槛,忽然胸口一热??那枚铜钱竟从怀中自行飞出,悬浮半空,发出清越鸣响。紧接着,庙内黑暗深处传来一声轻笑:
    “呵……终于来了个记得事的。”
    话音落处,烛火自燃,照亮殿堂。中央高座之上,坐着一名白衣男子,面容俊美近乎妖异,额前垂下一缕银发,手中把玩着一枚与阿奴手中几乎相同的铜钱,只是那铜钱通体漆黑,毫无光泽。
    “你是谁?”牧云厉声问道。
    “我是谁?”那人微笑起身,缓步走下台阶,“我是被你们割去头颅的鹿,是被你们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暴君,是你们口中‘必须消灭’的邪恶本身。”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但我也是第一个想为百姓建灯亭的人??比你们早一百年。”
    牧云震惊:“不可能!灯亭始于卢衍!”
    “卢衍?”那人冷笑,“他不过是抄了我的图纸,抢了我的功绩,再用一把剑,把我塑造成千古罪人!”他猛然挥手,墙上浮现出一幅古老壁画:一名帝王模样的人正在主持建造灯亭,百姓跪拜感恩。
    “这才是真相。”他说,“我叫鹿承安,曾是北境最仁慈的王。我建灯亭,是为了照亮边民回家的路;我设愿学,是为了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可卢衍说我‘僭越天命’,联合诸侯讨伐我,最终斩我于城楼,篡改史书,让世人只知‘割鹿’,不知‘护鹿’!”
    牧云心跳剧烈,脑海中纷乱如麻。他想起牧民传唱的歌谣,书中记载的篇章,似乎的确从未提及鹿侯也曾行善……
    “那你为何要夺人愿望?”他质问。
    “因为他们忘了!”鹿承安怒吼,“三百年的洗脑,让他们以为我是恶魔!可我只是想让他们记住??我也曾是个点灯的人!”
    空气凝固。
    牧云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轻声说:“所以你不是要毁灭愿力……你是想夺回属于你的那一份承认。”
    鹿承安全身一震,眼神第一次出现波动。
    就在此时,铜钱再次鸣响。牧云感到一股暖流涌入脑海??是阿奴留在铜钱中的最后一段意念:
    >“孩子,真正的正义,不是抹去过去,而是容纳矛盾。鹿承安确实建过灯亭,但也曾因猜忌屠戮忠臣;卢衍确实斩杀暴君,却也在胜利后焚毁百家典籍。没有人全然光明,也没有人彻底黑暗。
    >
    >所以,不要选择站在哪一边。
    >要选择??点亮自己的灯。”
    牧云抬起头,直视鹿承安:“你说你建过灯亭,那你现在敢不敢再点一次灯?不用强迫别人相信你,只需证明??你仍愿意为他人照亮前路。”
    鹿承安沉默许久,忽然笑了:“你以为我会被这种话打动?”
    但他终究还是伸出了手。
    指尖触及虚空的一瞬,庙宇角落里,一盏积满灰尘的石灯,竟微微闪烁了一下。
    微弱的光,照在他脸上,映出一道泪痕。
    千里之外,东海海面波涛翻滚。那座浮出水面的灯塔顶端,火焰忽然暴涨十丈,直冲云霄。与此同时,西北荒漠中,七座残破灯亭同时亮起青芒,彼此呼应,形成一道横贯大陆的光带。
    而在中原腹地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盲童坐在门前,母亲为他点燃生日蜡烛。孩子伸手触摸火焰,喃喃道:
    “妈妈,我看见光了。”
    那一刻,散布在各地的执灯者们几乎同时抬头,望向天空。
    他们知道??
    火已燎原。
    人未亡。
    此灯不灭,自有后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