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个。
另一个就是印度的棉花,此时汉人主要还是布丶麻,距离棉花革命还有上千年的路要走,印度是天然的种棉圣地,英国殖民印度在此产棉花,也是因此。
硫磺和棉花,不夸张的说,是未来的战略物资,而在时人甚至还没意识到这两种物资重要性的时候,刘据已经把其握在手中了。刘据给大汉留下的资产,多到现在的人还不能完全领悟,
需要时间,等到真需要时,後人会猛然发现,原来迷人的老祖宗,早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从三辅又转到京中的卜式,也是开口附和,
“朝中朝政不支,恐怕此事只有注资是万全之策了。”
卜式和桑弘羊最不对路,天然的政敌,要是再有盐铁会议,卜式定是坐在桑弘羊面前,和他对喷的,
现在俩人却站在一条线上了,说到底二人都是商人本质,只要是商人,就不可能不为海贸疯狂,
侍中伍被挺身道:“若以注资,何人去注,一家要归多少,这都是要商议之处,此事宜缓不宜急。”
刘据高坐天上,如看戏般,心中好奇,
连小透明伍被都出来了,今日甚是热闹。
朝中刀剑横飞,如下棋般,每一句都是试探,全是假动作,
而刘据就静静看着这一切,
领导入门法则,想说的话让别人替你说,想做的事让别人替你做。
这并非是推卸责任,
就比如说前年有边境互市一事,刘据想得是扩大互市,加强农牧交易,此事若是刘据说出来,百官直接就过了,可是换作其他官员说出就没那麽简单,被挑出了不少毛病,
刘据换到旁观䭾的视角,又看了一遍出自自身的想法,才发现,确实有些不妥之处,采纳建议重新改良后,现在互市就办得特别好,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侍中伍被说过,朝中一静,似乎是提了个醒,
以後大夥还要竞争呢!
可转而官员们更来劲,
以後是以後的事,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定下来才有以後!
又是一顿发言,反正大体就是支持,前次朝会唱反调的何相正襟危坐,他都没说话,稍有动作就能感受到杀人般的视线。做过中尉的王温舒就更老实了,背靠刘彻算是躲过一劫,再把刘彻惹怒了,谁也保不了他,
而且,王温舒也想明白了,以前酸霍光,现在他发现霍光啥也不是,霍光起来,是因为有陛下支持,陛下才是势,太上皇都要顺着这个势,逆势而为,没粉身碎骨就不错了。
刘据一直表现的平和,对注资一事要议,但并不拍板,
事情越大,越不能急着做决定,定下容易,想改就难了,刘据宁可让此事多经历些考验,也不愿意仓促定下。
群臣见陛下没有这意思,也丧气不少,
霍光在旁冷眼观之,
群臣被激动的情绪裹挟了,这种情绪下做出的判断,没有一点可取之处,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降降温吧。
不知不觉,朝会开了大半日,到了午膳时,群臣退去,更增了斗志,此事做不成是还有不合适的地方,
若是拿出完美计划,陛下总能应了吧!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