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 章 大汉殖民战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说明刘据的功夫没白费。
    在大外甥鼓励的视线下,卫青继续道:“之前那种法子不好。一群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他们,我们也费力,他们还不长教训。”
    对这事,卫青最有发言权,他是和刘彻一起经历过草创年代的,周边小国按下葫芦起了瓢,任凭大汉单独对上哪个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可也架不住他们一起在耳边嗡嗡嗡。
    “陛下,末将想的是,我们可以在海外开战,但不能为了打而打,总要得到些什麽。”
    刘据大感惊喜,
    什麽是SSR武将,就是他有无限的成长性,以及可以适配任何时代,
    大舅已经开始觉醒了,
    他最先意识到,以後的战役,会和之前的战役截然不同。
    “此前中原的任何战争,打了就能尝到胜果,但,以後在海外开战,未必会是这样,大汉难以跨越遥远的疆域治理,只能换种思路,就是用殖。”
    不知不觉,李敢也听了进去,卫青说话,就是给人一种安心感,让李敢恍惚回到了阴山的军帐内,
    那时的身份定位,对他而言是最舒服的。
    霍去病面容严肃,也少了与大舅的争胜之心,开始认真思考要如何能帮到据哥儿,
    不能为了打而打!
    那为了什麽?
    毫无疑问,是海贸。
    难怪据哥儿选得海外第一人选是张骞,不是我,也不是大舅。
    有了海贸的主线,打仗就有意义了,而不是简单的劳民伤财。
    霍去病:“让商人认领海外军队,我们不怕他们造反,等到他们真有异心的时候,都不需我们动手,只要摘了名字前大汉的招牌,当地的人就会生吞了他们。
    同样,我们要对出海认领军队的商人严选。”
    霍去病顿了顿,继续道,“在海外,他们更要当商人。”
    “不错。”
    刘据点头。
    “陛下,”李敢有些疑惑,“何不将大汉的子民,直接送到倭岛上。”
    李敢所言,是直接的殖民模式,占有土地重新在那生活,刘据不是没想过,但,实际可操作性几乎为零。
    没等刘据回答,卫青摇头道:“没戏,你看朝鲜移民过去多少?”
    李敢噎住。
    收服的朝鲜,在陆路和大汉接壤,这种条件下,移过去的汉人少之又少。过去的汉人把朝鲜的耕地占了个乾净,朝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倭岛了。
    华夏人有浓厚的乡土情怀,这一切都是根源於农业民族的属性,农业就需要有固定的耕地,
    为了保护耕地,有了城池,
    为了保护农业,有了大一统的制度,
    一切的一切,都出自於“耕”字。
    让汉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彻底生活在海外,几乎不可能,这和去海外经商不一样,是要告别父老乡亲,世世代代远离乡土。
    除非是有足够的耕地,耕地吸引汉人,但是,显然倭岛不具备这种吸引力。
    看似有几种殖民模式可供选择,实则能施行的只有一条路,用商品来经济殖民,在这个时代只能做到如此。
    “据哥儿,我有些想法。”
    沉思片刻的霍去病,忽然眼睛大亮,
    “你说。”刘据鼓励的看向表哥。
    他太需要大舅和表哥的独立思考能力了。
    因为真要到海外时,大多数情况都如张骞这种,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和刘据传报,也没时间等刘据回话,只能自己做出判断,这极考验当家人的能力。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
    霍去病抬手,
    伸出一根手指,又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接上,看起来是一截一截的铺开一条路,
    他的表述太过抽象,可,总有懂他的人,
    卫青眼睛大亮,
    “这法子好啊!”
    又是半个时辰,商议过後,众人的思路更清晰了。
    全程都是卫青和霍去病在说,李敢反倒没说什麽,
    刘据看向李敢:“爱卿,你还有什麽想说的。”
    见都看向自己,李敢也知道,再不说就没机会了,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背诵程怒树教他的话,
    “倭岛为海贸的腹心之地...”
    霍去病肘了肘卫青,低声道,“大舅,他说什麽呢?”
    卫青开口:“别说,还有些道理。”
    李敢说了足足得有一刻钟,其间刘据听得认真,大喜道:“不错,说得很好。”
    李敢意外之喜,没想到这也能被陛下夸奖!
    明知道自己说得一点不搭边,
    就算题没做出来,写上了,最起码还混了个印象分。
    “最近在读什麽书?”
    刘据问道。
    “额...”李敢停滞,“禀陛下,末将最近在读尉缭子。”
    刘据不住点头,他受到的是最顶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