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文妖方小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2月25日,燕京火车站。
    方言站在出站口,一眼就在人群里发现了冯骥材,毕竟长着1米92的个头,人高马大。
    走到哪儿,都会有“鹤立鸡群”之感。
    “冯老师!”
    “方老师!”
    冯骥材边和他握手,边说“怎么劳烦你亲自来接,荣幸荣幸。”
    ”哪里哪里,应该的,你是铁甯、紫龙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方言寒暄了几句,让他改口叫“岩子”。
    两人随后来到招待所,把行李放好,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十月》编辑部,而是就近找了家国营饭店,中午这顿,点了个四菜一汤。
    一面吃,一面聊。
    冯骥材说“想必紫龙已经在电话里都告诉你了,我这趟是专门取经的。”
    “取经?”
    方言道“现在的报纸上,可有不少人骂我离经叛道,骂我给通俗文学站台,大错特错,你就不怕念了我的经,把自己念歪了?”
    冯骥材摇头道“我不这么觉得,确实有人反对你,可也有人支持你,我就是一个!”
    接着放下筷子,“我还觉得,那些拿通俗文学来批评你的,根本就没弄明白《一代宗师黄飞鸿》的真谛,这分明是诠释岭南文学的作品,武侠和武术,不过是里面的文化元素。”
    “这可真的是应了那句话。”
    方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哈哈!”
    彼此相视一笑,冯骥材说就算没有“岭南文学”这个概念,也非常喜欢《一代宗师黄飞鸿》,并不会因为是通俗文学而讨厌和排斥。
    突然间,提了一嘴“残墨,你认识吗?”
    “有所耳闻。”
    方言点了下头。
    残墨是津门的武侠作者,号称“内地的金镛”,在《武林》、《今古传奇》等杂志上发表过《神州擂》、《风尘洗剑录》、《血溅鸳鸯帐》、《追魂箫与无形剑》等等作品。
    “我就很喜欢看残墨、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这些人的武侠。”
    冯骥材说津门是北方武术重镇!
    尚武以外,民俗文化也极其繁荣。
    因此,津门文坛从民国时期就一直盛行通俗文学,特别是武侠,比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比如宫白羽的《偷拳》。
    北派武侠五大名家里,津门就占了俩。
    “所以,伱也想写一本武侠。”
    方言挑了挑眉。
    “我想写一本像你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一样,属于津门武林的地域作品,想在里面写出点津门爷们儿的精气神。”
    冯骥材说“最好能融入津门的相声、戏曲、评剧、京东大鼓这些特色的民俗文化。”
    方言摸摸下巴,沉吟半晌
    “这样的话,我倒有一個提议。”
    “你说。”
    “骥材,你既然看过我的书,想必不会对‘严振东’这个角色陌生吧?”
    “当然不会,‘严振东’是除了黄飞鸿、纳兰元述以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天津卫南下谋生的武师,会硬气功和辫子功……”
    “不瞒你说,我本来没打算把严振东写死,而是想让他在跟黄飞鸿的比武中,幡然醒悟,最终改恶从善,剪掉辫子,参军入伍。”
    “岩子,能不能展开说说?”
    冯骥材顿时来了兴趣,让方言细说。
    随后,你一言,我一语,顺着“严振东”的思路,一点点地拼凑出一个津门武侠。
    清末民初的天津卫,街头耍把式的傻二接连以祖传一百零八式“辫子功”打败流氓恶霸和日本武士,享誉津门,被称为“神鞭”。
    然而,面对八国联军枪炮,傻二发现自己祖传的辫子功,根本无能为力,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剪掉辫子,变“神鞭”为“神枪”,从此,祖传的辫子功失传了。
    但同时,北伐军里多了位神枪手。
    “好!这个故事好!”
    冯骥材沉浸在其中,“落后的辫子,该剪的时候就得剪,把‘鞭’剪了,但‘神’却留着。”
    方言看他自言自语,也不去打扰。
    “再延伸一下,在外国文学来势汹汹的时候,该丢掉的思想包袱,都要丢掉,什么通俗文学、严肃文学之分,关键要把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这个‘神’,给留住了。”
    冯骥材醍醐灌顶,灵感如泉涌。
    “看来你已经有很清晰的构思了。”
    方言拍了下手,连声恭喜。
    “惭愧,要没有你的点拨,我还真想不到这个。”冯骥材欲言又止,“岩子,这个故事对我有一种吸引力,能、能不能交给我来写?
    “当然可以,不过这稿子我可要了。”
    方言嘿然一笑。
    “没问题!”
    冯骥材同意了借调到《十月》编辑部写作的建议,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