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脆就寄去《人民文学》发表,岩子现在就是《人民文学》的编辑。”
    “就这么办!”
    韩少恭满口答应下来,“不管是谁在弘扬华夏民族地域文化,我都要来帮帮场子。”
    “不只是你,我们也一样!”
    古桦作为文学湘军的领军人,代表湘军,第一时间地响应了方小将“寻根文学”的号召。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不单单是湘军和陕军,粤军、晋军、川军、奉系等各地新军,纷纷打出“寻根文学”的旗号。
    倒是在华东地区,不像其他地方一样,一呼百应。
    相比于沪市,“寻根文学”在江浙和江南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杭城,富春江之滨。
    李杭育看着有关于“寻根文学”的文艺理论点评,两眼不停地冒光。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我原本以为我写的‘葛川江’系列是钱江文化,吴越文学,没想到其实是一种文学寻根啊。”
    “方老师不愧是方老师,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回想起自己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回顾着文里的钱塘江一带的“弄潮儿”质朴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整个人瞬间开悟,身心立刻陷入一种极度的轻松和喜悦。
    耳畔边,仿佛能听到大江大潮的浪涛声。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就在文坛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始作俑者”的方言正在与美同行,畅游秦王宫。
    巍峨的城楼、磅礴的宫殿、高耸的城墙,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庄严霸气。
    虽然相比于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面积不够大,景点不够多,建筑也略显粗糙,但在80年代初能有这等规模的影视基地,还要啥自行车!要啥自行车!
    方言和龚樰、朱菻等人走在狭窄幽长的复道上,也就是秦国大臣平时进出宫殿的通道。
    “这得多少钱呐?”
    龚樰踩在黑色地砖上,忍不住惊叹。
    “《大秦》也许会是全国电影厂里目前投资规模最大、演员阵容最空前的一部电影。”
    方言笑着看向朱菻,恭喜她即将在电影里扮演“嬴荧玉”,就跟《商鞅》话剧里一样。
    “这还要谢谢方老师。”
    朱菻至今还记得,当初要不是方老师亲自点将,兴许自己还在卫生所当检药员呢。
    其实治病救人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影坛对于她来说,更加心驰神往。
    “不用这么客气。”
    方言摆了摆手,就听到背后传来“方老师”的喊叫声,于是回头一看。
    只见钟惦斐领着自家的儿子,主动地打起了招呼。
    “方老师,您好,我是《世界图书》的编辑,钟阿城!”
    “你好你好。”
    方言眼前瞬间一亮,想不到此行还有意外收获!
    (本章完)
    inf。inf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