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大文豪的标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人的臂弯里都挎着个小篮儿,装着苦菜、苋菜、小蒜等等,甚至还有捡牛粪的。
    一个个跟在牛群后面,叽叽喳喳地吵着。
    石铁生突然在人群中,找到了个熟悉的面孔,喊了起来,“留小儿!”
    留小儿一愣,上下打量着叫他小名的男人,感觉在哪见过可又想不起来。
    石铁生自报家门,“我呀,队里养牛的那个‘铁生哥’!”
    “铁生哥?!”
    一经提醒,留小儿终于记起了石铁生,惊喜交加。
    相互寒暄了会儿,石铁生糊里巴涂地问“清平河水还流吗?”
    “流哩嘛!”留小儿“咯咯”地笑。
    “我那头红犍牛还活着吗?”
    “在哩!老下了。”
    石铁生完全无法想象那头浑身是劲儿的红犍牛老了会是什么样。
    “你爷爷还爱唱吗?”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唱啊。”
    “《揽工调》呢?”
    “什么都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咦?!谁说?”
    众人一边走,一边静静地看着石铁生和留小儿等孩子聊起村里的事,有说有笑。
    石岚左顾右看,“这里就是哥哥笔下的清平湾啊。”
    “这里也是你哥哥文学的根。”
    方言说完这句,便询问起留小儿有没有见到贾平洼等人的踪影。
    留小儿回答说“村里今天是来了好几个生人,就在大队那边!我带你们去!”
    一路来到大队所在,就见贾平洼、陈忠史他们站在门口,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岩子,你们可算是来了!”
    “是啊,我和平洼都想着要不要到村头接你们去。”
    “……”
    看着一个个急不可耐的样子,方言心里清楚,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探讨“寻根文学”。
    毕竟,国内的文坛虽然“百齐放”,但绽放得最艳的已经不再是严肃文学和纯文学。
    特别是纯文学,从伤痕文学,再到反思文学,兴起至今,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步入瓶颈时期。
    至于乡土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种种文学流派已经发展成熟,很难出现全新的突破,不像一副勃勃生机的通俗文学一样,能再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
    各种题材已经写烂,继续创作只能是拾人牙慧。
    于是乎,一部分人才会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比如“魔幻现实主义”。
    这也是为什么方小将的“寻根文学”一经报道,立刻就让全国无数作家惊爆眼球,追捧不止。
    自己犹如华夏文学的指路明灯,再一次地给华夏作家们指出了条通向崭新天地的康庄大道。
    而但凡是“大文豪”或者“文学家”,无一例外,要么引领了文学思潮,比如白话文运动,要么就是某个文学类型或文学集团的标志性人物,还有就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开山鼻祖。
    显然,方小将已经摸到了“大文豪”的边角。
    (本章完)
    inf。inf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