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京剧梅派(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戏子柳湘莲的暧昧关系,就能反映出当时的情况。”
    方言举起茶杯,轻轻吹气。
    “不错,后来,戏曲大家田际云、程长庚、梅兰芳等名家反对这种畸形的做法,京剧男旦也渐渐地以艺术为研究方向,但事实上,京剧男旦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就是旧社会把男人压垮成了女人。”
    万佳宝叹了口长长的气。
    万芳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方言道:“也正是因为这样,打小就明确知道自己是男孩的程蝶衣,后来在外界各种压力下,才会让他对自己的性别出现了认知障碍,两次读错,是他的倔强,最后一次念对,就是他的妥协。”
    “你这部好啊,好就好在这个结尾。”
    万佳宝说:“当程蝶衣和段小楼阔别多年,最后一次登台唱戏的时候,程蝶衣再一次唱错的时候,才明白自己一直是个男的,释怀了,也就自杀了。”
    方言笑了笑,“您真的是一语道尽。”
    万佳宝认真叮嘱道:“小方,这样的作品要好好地写,千万别写砸了,这可是一部杰作啊!”
    “那您可得帮我个忙。”
    方言说《霸王别姬》里牵涉到京剧文化,需要走访采风,最好是能得到曲艺大家们的专业指点,就像《一代宗师黄飞鸿》一样,找燕京武术队咨询请教,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让人笑掉大牙。
    “《霸王别姬》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分别是《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
    万佳宝道:“最开始是由杨小楼和尚小云在燕京首演,之后才是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演出,将其中的《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成了《霸王别姬》,如今已经是梅派经典的剧目之一。”
    方言顺着话头往下说,自己希望能请个梅派传人当顾问。
    “既然是梅派传人,那当然非梅兰芳大师的儿子莫属了!”
    万佳宝拍了下手,干脆把他引荐给梅葆久。
    方言嘿然一笑,“如果是梅大家的话,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冲着《霸王别姬》,万佳宝揽下了这活,“回去等消息吧,一有准信,我让芳芳给你打电话。”…………
    回到什刹海时,天色已暗。
    方言把见梅葆久的事跟龚樰一说,就见她情绪激动,眼含秋水地望着自己。
    “你也想去?”
    “可以吗?我保证不会给你添乱的!”
    “见一见倒也无妨,不过你该怎么谢谢我呢?”
    “我……我……”
    龚樰在继床上被教数学之后,这次换成了语文,耳畔边回荡着方言轻哼《醉翁亭记》的句子: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游鱼行于甘泉之上安然自在,如同归家。”
    迷迷糊糊之间,整个人翻身犹如文章翻篇一样,转而换成了《桃源记》。
    就在方言略发文骚的两天后,万芳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
    满面红光的龚樰,羞答答地跟着方言,一同来见梅兰芳之子,梅葆久。
    华夏曲艺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传家。
    子承父业,是为传承,只不过在现代文化冲击下,许多曲艺渐趋没落,已然谈不到传承二字。
    但是在京剧行当里,许多名家仍是数代传人,最盛而不衰的,当属七代谭家。
    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一门两大师的梅派!
    此时此刻,葆久正在跟梅派师兄师姐们以及弟子们准备梅兰芳90周年的纪念演出。
    “久爷,叨扰了。”
    方言喊的是曲艺界对梅葆久的尊称,双手抱拳,恭恭敬敬。
    “无妨无妨,万先生都在电话里跟我说过了。”
    梅葆久以平辈之礼待人,客套了几句,注意力转到龚樰身上。
    “这位是我的爱人,龚樰,也是您的戏迷。”
    方言笑着给龚樰做起了介绍。
    梅葆久把两人请到屋里坐下,身上毫无半点架子,又是泡茶又是递水。
    “来,方老师……”
    “不敢当,不敢当,久爷还是叫我‘岩子’吧。”
    方言摆了摆手。
    “这声老师,你们都当得起。”
    梅葆久提到了方言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以及“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理论,把梅兰芳表演体系,以及华夏戏曲都抬到了世界级的地位,就冲这个,整个梨园界的人都得承他的一份情。
    龚樰惊了个呆,轻声地说:“这事你怎么没见你跟我说啊?”
    方言虽然一脸懵圈,但是面不改色,“这下知道你男人多有面儿了吧。”
    龚樰白了眼,“德行!”
    梅葆久没注意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