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棘手的是如何向专案组通报这个结果。张凯站在陆川办公室门口,手里的报告像块烫手的山芋。当陆川看到“排除同一人“的结论时,捏着烟的手指突然停在半空,烟灰长长地垂落,烫在卷宗上留下焦黑的痕迹。“所以我们追...
张辉皱起眉头,接过杨林递来的报告仔细翻看。陆川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几个关键词:**液压油、头发、争执痕迹**。
“如果死者是在电梯机房遇害,那凶手是如何将尸体运走的?那里没有直通地面的通道。”张辉开口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
“我们调取了大厦周边的监控录像,”技术员小李插话,“案发时间段内,有一辆黑色面包车在大厦后巷停留超过两小时。车牌模糊,但车身有明显的改装痕迹。”
“查车主。”陆川简短地下令。
“已经在查,但车辆登记信息是假的。”小李低声补充。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传来早高峰的车流声,混杂着远处工地的敲击声,让空气显得更加沉闷。
“死者指甲缝里的液压油成分说明他生前接触过电梯设备。”杨林继续汇报,“而通风口发现的头发,长度约15厘米,属于男性,推测年龄在30岁左右。”
“也就是说,凶手可能是个年轻男性?”小林问道。
“不排除女性作案的可能,但根据头发的粗细和毛囊撕脱程度判断,扯下这根头发的人力气不小。”杨林点头,“争执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性很高。”
张辉低头看着手中的尸检报告,忽然想到什么:“张凯那边有没有发现死者的胃内容物分析结果?”
“有的。”小李快速翻出一页资料,“死者胃内残留物显示他最后一次进食时间大约在死亡前五小时,食物包括米饭、炒青菜和清蒸鱼,未检测到酒精或毒品。”
“这不是普通流浪汉能吃得起的饭。”老周插嘴,“而且死者穿着深蓝色聚酯纤维外套,虽然不是名牌,但也算整洁,身上没有明显外伤,说明他在遇害前生活状态稳定。”
“综合来看,死者身份可能并不简单。”陆川缓缓说道,“如果他不是失踪人口库中的记录者,那就意味着他要么从未登记过失踪信息,要么……他的家属根本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查全市近一个月内未报案失踪的成年男性。”张辉果断下令,“尤其是从事与电梯相关工作的人员,比如维修工、安装工。”
“另外,”陆川补充,“重点排查豪瑞大厦内部员工名单,特别是近期有异常行为的人员。”
会议结束后,众人迅速回到各自岗位展开新一轮调查。刑侦支队再次陷入紧张的工作节奏中。
---
下午三时许,张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张法医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沙哑的男声。
“是我,请问您是?”
“我是豪瑞大厦物业的水电工,姓王。我……我想说点事。”
张凯立刻警觉起来:“王先生,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对方沉默了几秒,才低声说:“昨天晚上我值班,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我在B区负三层的配电房听到楼上传来奇怪的声音。当时我以为是电梯出了故障,就上去查看。”
“然后呢?”
“我刚走到四楼,就听见电梯井里传来打斗声,还有人喊‘别动’之类的话。我没敢靠近,躲在楼梯间里,过了大概十分钟,声音才停下来。”
张凯心跳加快:“你看到是谁了吗?”
“没……天太黑了,而且我只是个工人,不想惹麻烦。但我记得那个声音很熟,像是大厦里某个工作人员,但具体是谁我也说不准。”
“你能描述一下声音的特点吗?”
“听起来有点沙哑,说话带点本地口音,年纪应该不大,三十出头吧。”
挂断电话后,张凯立刻联系了陆川。
与此同时,技术组也传来了新的线索??那辆停在大厦后巷的黑色面包车,终于找到了它的行驶轨迹。它从市区一路开往城东的废弃工业区,在一家已经倒闭的机械厂门口停下。
“调取厂区周边监控!”陆川一声令下。
傍晚六点,画面拼凑出完整的时间线:死者被抬下车,随后进入厂房;一个多小时后,只有一人离开。
“凶手还活着,而且很可能就是那个年轻人。”杨林盯着屏幕上的影像,语气坚定。
夜色再次降临,刑侦支队灯火通明。案件的轮廓逐渐清晰,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窗外的城市灯火如织,却照不进这间被疑云笼罩的房间。陆川站在白板前,目光在“死者身份不明”、“液压油残留”、“通风口头发”这几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