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间那条鱼明显炸过,看着金黄漂亮。
    还有一道炒猪肉,让人口水直流。
    劳心劳力一天,这样的饭菜实在能抚慰心灵。
    就连纪元也放松不少。
    安大伯跟赵夫子还要了酒,连一向不对付的安大娘子跟安二娘子都吃了一两杯,可见众人心情不错。
    安大海跟安小河一边吃一边讨论考题,纪元不时插一句。
    “头巾!上好的头巾!有人要吗!”
    这声音传来,整个桌子上的人看过去。
    纪利。
    纪利也没想到,在考场外看到纪元也就罢了,来酒楼兜售头巾,还能碰到。
    纪元竟然在酒楼坐着吃饭!
    原本就不满的情绪,现在更是不爽。
    他身边的伙计还在催他:“喊啊!你要是再偷懒!东家真的不要你了!”
    纪利紧握拳头。
    说好让他来做账房的学徒,到了县城张家绸缎铺后,张家只让他打杂。
    更是让他去街上叫卖,说什么最近的考生多,头巾好卖。
    纪元看过去,并不理睬。
    对这些人宽容,就是对小纪元的背叛。
    这一眼让纪利更是血涌上头,但除了看着,他又能怎么办。
    纪利虽蠢笨,却有种隐隐的不安。
    他跟纪元,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吃饭,鱼肚子上的肉最鲜美。”安大海直接转移话题。
    他可是知道纪利平时怎么欺负纪元的,才不搭理。
    安小河也点头:“是啊,吃饭吧,咱们一会还要回家呢。”
    “对!没错!回家等成绩!”
    第23章
    第23章
    县学的入学考试结束之后,赵夫子特意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暂时休息休息。
    趁这两天时间,纪元去了青储窖查看情况。
    安大户家一共做了六口青储窖,挖得整整齐齐。
    现在十月份,暂时还用不到青储,不过安叔公没事就去看看,生怕出问题。
    但如今看起来,这次青储做得还算成功。
    只是定价这事,还要再看。
    安叔公问了纪元的想法。
    纪元道:“要不打听一下,其他地方青储都卖什么价格,高低贵贱的,都有要数。”
    说罢,纪元又补充一句:“过高也不行,咱们这还算农产品,若太高了,衙门说不定会找过来。”
    刚想趁着青储大卖一笔的安叔公瞪大眼睛。
    这话说得没错。
    天齐国规定,农户可以售卖农产品,但加工过的产品,则要看价格跟数量。
    按照纪元的理解,大概就是初级农产品跟高级农产品加工的区别。
    比如说现在收的麦子。
    直接买卖麦子,可以。
    买卖麦子磨成的面粉也可以。
    但要是售卖面粉做的馒头,就要有经商的凭证,买卖的多了,农籍就会变成商籍。
    商籍交税更重,虽说近几年也允许商籍读书,但士农工商的行列,还是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
    安叔公被纪元一提醒,当即点头。
    他们这东西,就是割的草,收的秸秆扔到挖的窖里,经过发酵之后成为饲料。
    应该不算货物吧?
    纪元暗暗提示:“就说为了家里牲口多储备了些,没想到多了,所以拿出来给熟悉的人,对方给点报酬。”
    青储饲料的界定比较难,说是初级加工品吧,但东西的形态都改变了。
    说是深加工,其实也没费多少事。
    唯一的问题便是,做的青储饲料有些多。
    最后反而是安叔公让纪元放心:“咱们县令对养牲畜的事很支持,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
    县令?
    纪元自然想到上次在官学门口看到浅绿色官服的中年男人。
    那个人留着胡子,眼神严肃,跟赵夫子的古板眼里不同,看着更是法不容情的严厉。
    安叔公寻的人很靠谱,打听了近两年的草料价格。
    他们正荣县没有湿料价格,只有普通草料情况。
    若说野草,那五十文可以买二十五斤草,约等于两文钱一斤。
    要是秸秆则按束卖,一束扎起来的秸秆可以卖到二十文到三十文,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秸秆价格也平稳。
    安叔公对这些很熟悉,他六口青储窖里,有一部分秸秆便是在村上秋收时候收的,价格自然要低。
    主要是湿料的价格。
    青储窖里的饲料对比起来,算是湿料了。
    听说隔壁县有人卖湿料,十斤的价格便在三十文。
    三文钱一斤呢。
    他们县养牛的,就会买一些,给牲畜加餐。
    这个价格让安叔公眼前一亮。
    他那六口青储窖,里面的东西上万斤。能赚多少银钱?!
    去掉自家用的,再减去成本,剩下的都能卖钱。
    好啊,他算是发财了。
    纪元听到消息,心里也高兴。
    读书的钱好像有着落了!
    自县学考试之后,纪元频频去往安大户家,跟安叔公关系越来越好。
    纪三婶三叔最近也没工夫管他,纪利还在县城,托人带消息,问他们要银钱,说是那边花销太大,两人着急凑银子。
    不过考试过后,好像再也没有消息一样。
    一直到十月底,依旧没有一点动静。
    赵夫子那样淡定的人,都开始嘀咕:“十月初八考的试,如今已经十月末,怎么还未见成绩。”
    事关考试的事,他也不好写信去打听消息,有徇私舞弊之嫌。
    上次他去接考生时,也没和老友们打招呼,为的就是避嫌。
    安村长也去打听了,县衙附近忙得厉害,根本没人搭理。
    县学那边也差不多,对这事根本不说话。
    一日日等着,村里都觉得奇怪了。
    纪三婶纪三叔也忍不住嘲讽:“怕是没考上吧,平时吹的那么牛,都说你是考秀才的命,现在呢?”
    “就是,都一个月了,要出成绩早就出了,应该没有你,所以才没消息。”
    “好好当你的放牛娃吧!”
    纪元心中也觉得奇怪,考试过了二十多天,按理说早就批过卷子,便是科举考试,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但县学那边确实没有张榜。
    着急也没用,反正该读书还是读书,该干活还是干活。
    纪元裹紧身上的衣服,他再次想到小纪元。
    他当时只是看着小纪元在寒冬腊月里吃不饱穿不暖,都觉得无比难受。
    今年的他成了纪元,忍不住裹紧身上的衣服,尽量让自己暖和一些。
    纪元甚至把牛棚已经打扫好了,今年不能用小黄还是牛犊的借口睡在厨房,但他可以睡在牛棚,挨着牛取暖啊。
    马上十一月,他要想办法,让自己过了这个冬天。
    私塾那边,赵夫子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