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8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对政坛完全不感兴趣啊,怎么牵扯到那里了!
    吴晏的吴家在京城也算世家大族。
    作为家中有名的富贵闲人,吴晏向来不喜读书,只醉心书画。
    甚至在京城办了个最厉害的书画社,他还是这书画社的社长,请了不少京城厉害的画家同来探讨。
    大概十年前吧,有个社员说,建孟府那边的书画竞技台,一幅画拍卖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但一个新人画师,卖出这么高的价格,那就不同了。
    当时的吴晏还摸摸胡子:“看来咱们天齐国又要出一位画家了。”
    那书画竞技台们知道的,下面画商们眼睛毒着呢,如果不值这个价,那肯定会被骂下去的。
    不过吴晏没怎么在意,因为听说那画叫什么《科举百态图》。
    科举举业的画作,实在是庸俗不堪,没一点雅趣可言。
    可另一个人说的话,倒是引起他的兴趣。
    “青堂先生?”
    “他跟乌堂先生是什么关系。”
    乌堂先生又是谁?
    吴晏询问过后,才知道乌堂先生也是建孟府书画竞技台出现的。
    而且画了几幅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开口询问的人,手里则有乌堂先生的画作。
    吴晏问了好几次,这人都不舍得拿出来。
    这样一来,倒是引起大家的好奇,软磨硬泡,总算看到乌堂先生的画作。
    那画工,那意境,堪称绝佳!
    这样小众的画家,竟然被他们找到了!
    所以那个青堂跟乌堂先生,有什么关系?
    还有人专门去建孟府找人,可谁都找不到。
    那会大概是化远三十八年,其实这会,他们要找的人,就在京城考会试!
    吴晏算着时间,只觉得扼腕。
    不过那会,如果说他们已经爱上乌堂先生的画,但对青堂还是没什么太大感触,毕竟没有看到画作。
    直到化远四十一年前后,从建孟府流传出几幅画。
    刚开始的几幅画,说是青堂先生的画卷,但笔力其实不够,大家只觉得他徒有虚名。
    没想到又过了段时间,有人说,那画是假的,被人仿冒的,真的已经在路上了。
    他们这书画社财大气粗,自然再次买下。
    而那幅滇州府的景致图,让他们极为震撼。
    滇州府的风貌,建筑,都跟京城不同,画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他们完全没看到过的世界。
    太好看了,太有意境了。
    原来这才是青堂先生的佳作!
    可以说从那时候,青堂先生的画作,是他们书画社每次小聚的时候,必然会拿出来欣赏的。
    但乌堂先生也好,青堂先生也好,都低调的不像真人。
    谁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其实听说,在化远四十四年的时候,有人已经猜到这两位的真名,甚至还去验证过。
    但是吧,所有知道实情的人,默契的不对外讲。
    好像是乌堂先生脾气极大,如果说出去,他就直接封笔。
    这谁接受得了?
    青堂先生更是低调,连脾气秉性都不被人所知。
    好在他近些年多卖了些画。
    还有人猜测,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境了,所以一连卖了好几副上乘的佳作。
    这会,时间已经是永康元年跟二年了。
    可惜过了这一阵,青堂先生在画坛又低调起来。
    直到如今的永康四年,一幅画也没卖出过。
    “青堂先生,从画作就能看出,他必然走南闯北,对各地的风貌观察的都很细致。”
    “川渝的景致,汉中的景致,大漠,戈壁,他信手拈来。”
    “而且能看的出,他的画作越来越有气势,还有一种奋进的意境。”
    “太难得了,真的太难得了。”
    “当世画坛,唯有他跟乌堂先生,可以称得上最佳!”
    这些话,还是吴晏在京城宴会上夸夸其谈的内容。
    还没过半个月。
    就有好友急匆匆过来,对他直接道:“青堂先生!就在京城!”
    日上三竿,吴晏才刚刚睡醒,这会还迷糊着呢,下意识握住好友的手:“你不是在骗我吧?”
    “谁骗你了!”
    “真的!青堂先生就在京城,你还认识!”
    是谁?!
    “纪翰林!纪元!”
    ???
    开什么玩笑啊!
    纪元那人,不是只会公务的穷酸书生。
    文章写的倒是不错,字也是极好的。
    但画画?他会吗?
    事实证明,纪元不仅会,还很会。
    他就是近些年画坛最低调又最有名气的人。
    吴晏看着他好不容易买来的《肃州风雪夜》,差点哭出来。
    原来这风雪,确实是肃州的风雪。
    漫天大雪里,高高的蒸汽机立在远处,回家的矿工们三五成群。
    肃穆,又添了十足的生活气息。
    原来都是写实。
    都是纪大人看到的场景。
    他一直很喜欢这幅画,总觉得在冰雪的画作里,也能看到生机。
    原来是纪大人的画,怪不得。
    那好像就正常了。
    等会。
    前段时间,不都说纪元贪污,所以有钱给夫人送聘礼。
    但这么算下来的话。
    青堂先生画作大量流出的时间,正是他要给夫人下聘的时间?
    啊?
    原来青堂先生家里确实有事,还是人生大事。
    三次聘礼,加上几匹宝马,都是青堂先生卖画赚来的。
    人家一幅画,就能卖七八千两银子。
    随便卖出几幅画,还差那点钱?
    你们到底懂不懂青堂先生的含金量啊。
    人家随便卖几幅画,就能把这些银子赚过来。
    而且青堂先生愿意继续画的话,他们出一万两银子也可以!
    你们到底是不相信青堂先生的实力,还是不相信我们的荷包啊。
    不过吴晏很快反应过来:“坏了。”
    坏了?
    书画社其他人满脸疑惑,怎么了?
    “以纪翰林的名声,一万两银子,或许买不到他的画了。”
    “是肯定买不到。”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对啊!
    这是纪翰林!纪元!
    他们这些书画圈的老人,对书画作品再了解不过。
    一幅画值不值钱,不仅看其画工跟功底,还看意境跟传达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颇为俗气的,看画者的名声。
    青堂先生,单凭着画笔的灵动,一幅画就能卖到七八千两银子。
    如果加上他无人不知的名声呢?
    现在想想,纪翰林那手好字,确实跟画画有些联系。
    总之,本就厉害的画工,加上纪元这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