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4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毕竟,纪元就是去了人人都不看好的滇州府宁安州,纪元去了那里之后,带来国外的占城稻,彻底成为功臣,成为朝中人人敬佩的好官。
    他以为,他也可以。
    但这六年时间告诉他。
    他好像不行。
    反正什么东西都没找到,反而弄回来一堆动物跟异族。
    太子听着这些事,心里愈发惶恐:“父皇还好吗。”
    说到这,皇室成员差点哭出来:“这就要提到永康十一年跟十二年发生的事了。”
    这两年,皇室的丑闻一件接着一件。
    一次比一次恶劣。
    比如某个王爷抢人的妻女,还把人杀了抛尸。
    再有看上一个工厂,直接抢到手里,并把工厂里的人豢养起来当奴隶。
    还有许多骄奢淫逸,不堪入目的事,统统被爆出来。
    更让人气愤的是。
    这些年频发的新旧两派冲突,也是皇室资助。
    包括,对纪元夫妇两人七十多次的刺杀。
    是的刺杀。
    所有证据摆在世人面前,简直让人惊悚不已。
    证据还表明,就连各地卓越的工人领,袖,同样在长长的刺杀名单当中。
    有近一半,都成功了。
    永康十一年,真正的暴,动开始了。
    天齐国彻底陷入混乱。
    皇室,是第一个被清算的。
    直到皇室基本被清理干净,只剩下皇帝一脉,还是所有人把罪全揽来的情况。
    “纪元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们要改律法,要新立一份宪法,限制皇室的权力。”
    “我们这些人,已经有名无实了!”
    若不是他们还掌握跟其他小国的外交,若不是怕天齐国直接崩盘死更多人。
    若不是转变过于迅速,会让天齐国久久不能平静,再走上老路。
    纪元根本不会留他们。
    这个皇室成员哭的泣不成声,眼底还写满了惧怕。
    为什么啊。
    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他们的惯性里,便是纪元直接夺权当了皇帝,都还算正常?
    但他不当,他要把皇帝当成一个吉祥物。
    他还要分自己的权,还要立法废除所有奴隶制。
    这让皇室都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啊。
    为什么要这么做。
    纪元只说:“大家都是人,先把人当人看吧。”
    谁是人?
    那些底层的百姓?
    他们,他们是有喜怒哀乐,可大家又看不到啊。
    是不是人的,跟他们没关系!
    你如今也士大夫,你为什么要帮他们!?
    也就是他们看不到的人,在永康十一年,十二年,在天齐国内闹出更大的乱子。
    纪元带着人四处平叛,才让天齐国稳定下来。
    但纪元的平叛,不是平百姓们的叛,是帮着这些人铲除当地的地主豪绅,再把他们的土地分出去。
    天齐国各地一呼百应,根本没人能阻止。
    等这些结束,纪元所说的宪法也出现了。
    而那一年,就是旧党口中的永康十三年,新党口中的共和元年。
    太子手边的茶杯碎了。
    六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太子猛然抬头:“皇室本来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是他出海的时候,带走了十万人。
    十万人里,上层都是皇室最锐进的皇亲国戚,士兵都是最忠心的士兵。
     甚至还有他这个,在皇室成员里,名声最好的人。
    纪元把他们送走之后,皇室就被架空了一小半。
    原来是这样。
    原来竟然是这样!
    好个纪元!
    孤要杀了你!
    外面的梆子声忽然响了下,提醒人夜已经深了。
    可太子被这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发抖。
    他敢杀纪元吗?
    他有本事杀了他吗。
    好像,是没有的。
    他们出去的十万人里,只回来了四万多。
    跟已经共和两年的天齐国比,太渺小了。
    他连反抗,都不敢反抗。
    纪元当时能把他们送走,现在,肯定还能。
    他们除了接受,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如果他带回了那些高产的农作物还好说。
    以他的名声,说不定能获得不少支持。
    但他们没有带回来。
    什么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一个让纪元意外的消息传过来了。
    “纪议员!外面有个停靠在港口的蒸汽船!是民间的船只!船上的人说,他们好像把红薯带回来了!让您过去看看,是不是您说的那种东西!”
    民间的船只,红薯?
    纪元眼睛亮了。
    好好好。
    他就知道!
    大家能找到的!
    有人已经犀利吐槽了:“太子带了十万人出海,就弄来一些早就运过来的动物。”
    “人家民间船只,却能带回来红薯。”
    “看来这太子,也不怎么样啊。”
    这天齐国,还是要靠我们普通百姓的!
    靠那些酒囊饭袋!?
    那早就亡国了!
    第199章
    第199章
    熊丽瑞今年四十六,生的五大三粗,从小做渔女,原本出海的船是不让女的去的。
    但她不一样,她天生方向感极强,在海上怎么都不会迷路。
    又有一把子力气,普通男人都比不过。
    成亲之后,她张罗起来一艘普通的船,带着弟弟妹妹,相公还有相公一家子去附近海岛做做买卖。
    这算走私,海边都这么做,也就法不责众了。
    再说,县城的老爷们,还要收私税呢,肯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在日子慢慢好过起来。
    当地普及了占城稻,家里的粮食有了保障,日子就没那么难了。
    熊丽瑞却有一个想法。
    她在看到蒸汽船的第一时间,她就想要。
    但开始那几年,蒸汽船太贵了,根本没人买得起。
    所以她看到太子带着一百多条船离开时,忍不住骂道:“败家。”
    给她一艘也好啊。
    幸好有纪大人的工部在。
    蒸汽船的价格逐渐降低。
    鲁地有个厉害的门户,还把蒸汽机的价格压缩到非常低,让不少私人船只也用得起。
    那时候熊丽瑞也挣了不少银钱,准备自己买。
    永康十一年的时候,各地爆发起义,她家也参加了。
    之后还分了不少土地,家底更厚了。
    也是那时候,她买了第一艘蒸汽船。
    从小生在海边的渔女,天生敏锐的方向感,让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听说最近不少船队,都带着货物往更远的地方做交易。
    他们家也去吧。
    赚来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