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捂着肚子,笑的前仰后合,竟然还真的做了个礼,用十分夸张且滑稽的动作道:“欢迎太子殿下驾到~”
    别说周围人笑的更厉害了。
    就算是大家都不笑,也能听出这个人是在故做滑稽。
    这个工人是出了名的大胆。
    三四年港口起义的时候,他就是其中之一。
    可惜当时起义没有成功,他也差点被当地官员打死,要不是纪大人及时赶到拦下来,他真的会死。
    虽然之后真正的起义他没敢参加,但心里对这些当官的是极恨的。
    恨到看见贵族老爷们,就忍不住骂一句。
    他来做这个动作,自然是故意恶心人!
    “你简直大胆!不要命了吗!”
    “命?你凭什么要我的命,别说什么太子了,就算皇帝站在我面前,我犯了宪法的哪一条?”这个人大喊道。
    宪法又是什么。
    为什么这些百姓提到皇帝,一点尊重也没有?
    如果在六年前,肯定有官员冲过来,还有士兵把这人拿下。
    可周围巡逻的士兵像是没听到一样,只是在维持附近的秩序,还客气地道:“不要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慢慢来,这边有老人跟小孩。”
    啊?
    这是天齐国吗?
    他们是来错地方了吧。
    当地的地方官员也在捂嘴笑。
    一些老派官员还想跪拜,被身边新晋的男女官员们硬生生拉起来:“别跪啊,宪法说了,不用跪。”
    他们都是天齐国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新的宪法,律法,你们没读吗?
    没看纪大人在前面吗。
    纪大人也只是稍稍点头而已。
    呸呸呸,是纪议员,很快就会成为首相的纪议员!
    刚回来的一众人等很是迷茫。
    太子看向纪元,心里十分复杂。
    他这六年时间,也成长很多,似乎意识到天齐国发生了什么。
    太子甚至下意识问:“如今,还是天齐国吗。”
    纪元点头:“是。”
    “永康十四年?”
    这个问题,却是另一个答案了。
    纪元摇头:“不是了。”
    “如今是共和二年。”
    共和的第二年。
    共和是什么意思?
    换了皇帝吗。
    他父皇呢?
    那新皇帝是谁?
    太子陈咏眼神里都是疑惑。
    但他此时不敢生气,六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了。
    纪元并未回答,他只是照常来接人而已。
    天齐国的事情太多,朝廷改为议会,事情更多。
    皇室还想反扑,一些封建势力更是蠢蠢欲动。
    太子回来,肯定又会勾起一部分人的封建思想。
    他并非来接人,而是来压制这股势力。
    新的天齐国刚刚建立,它还太脆弱,太容易封建复辟。
    容不得一点闪失。
    纪元的笑不到眼底,但看向工人农民的时候依旧带着温和。
    新的天齐国是他们建立的,不能有半点的损失。
    即使是从海外回来的太子都不行。
    而且,也要让太子他们体验一下,什么是共和二年了。
    太子陈咏住到当地官员准备的住处时,脸色十分难看。
    他们踏上陆地,他依旧是飘的,摸不着真实感的。
    有人说,航行久了的人,是会这样的。
    还有不少人围着他们问,真的没有找到新的植物吗?
    说是这些年天齐国人口倍增,很需要更高产的粮食。
    提到这个,太子陈咏总觉得他感知到的一切很割裂。
    天齐国好像变得更好了,但又变得不一样。
    下船的所有人都被安排住宿,洗漱,吃饭。
    然后,了解这六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齐国还是天齐国。
    但国号为共和。
    永康皇帝呢?
    还在位,不过跟之前的皇帝完全不同。
    太子陈咏洗漱吃饭之后,完全睡不着。
    纪元那边,似乎知道他睡不着,安排了官员过来说明天齐国的情况。
    这官员刚要说,就看到旧党的皇室成员过来,这人看到太子的时候,扑通一声跪下,大声道:“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种大礼,便是六年前,也不会轻易的如此跪拜的。
    但现在,这些旧党,只要看到皇帝,皇子,等人,恨不得五体投地,好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世上还是有尊卑法度的!
    他们皇室!还是与众不同的!
    官员撇撇嘴,不打算再说。
    自有人替太子陈咏解释。
    太子陈咏也坐的稳,看着众人跪拜,这才道:“平身吧。”
    新时代的官员总觉得,这一幕像是讽刺剧。
    哎,这些人爱搞封建礼仪,就自己搞吧,他也懒得加班啊。
    加班不是个好习惯!
    官员走之后,跪在地上的皇室成员还没起来,不过哭声越来越大了:“殿下!您终于回来了!您一定要管管啊!”
    管什么?
    太子问道:“天齐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此事说起来,话就长了。
    要从六年前开始说起。
    天齐国的交通,基建,教育,都在稳步发展。
    永康七年,快到年底的时候,纪元还抽空回了家乡一趟。
    那会京城到建孟府的铁路刚刚修通,他带着妻子回了家乡,说是补办一场婚礼。
    当时天齐国的交通已经很发达了,有了蒸汽火车之后,速度更快了。
    他们甚至还把乌堂先生请到京城,办了一次书画会。
    也是这一趟,让很多人意识到,火车的作用,比想象中大的多。
    因为这么多事,这么远的路程,总共用了不到一个月。
    乌堂先生近八十的高龄,也能进行长途旅行,这简直让无数人心动。
    所以在永康八年的时候,天齐国各地都在修铁路。
    事情,也出在修铁路上。
    工部规定了铁路工人应该拿的日薪,还规定了休息时间,吃喝用度等等。
    但还是那句话,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
    不少地方,还按照老一套的规矩修路,甚至还拿出皮鞭,让那些服劳役的工人们好好干活。
    好巧不巧,此事就发生在巴蜀之地,临近滇州府的巴蜀地。
    这地方修路本就艰难,还压迫劳役,瞬间点燃当地人的怒火。
    他们可是有工会跟农会的。
    不给银钱,让他们服劳役?
    不行!
    按照规定,他们每天可以拿到薪酬的!
    不给钱就不干!
    罢工了!
    罢工的流程大家已经很熟悉。
    到时候会有官员过来找他们谈话,大家开出合适的价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