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小的撬动大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说,汉韵和之前的网络部有什么不同的话。</br>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调动的资源多了,并不仅限于网络。</br>而且触角可以伸向细微。</br>几天后。</br>天汉门户网——《权威门户天汉视窗》。</br>发表了一篇关于天汉创新型企业的综合报道,其中有一个篇幅介绍了清音农业,并提到了使用世界领先的育种4.0技术所培育的菜用豌豆新品种“小满一号”,已经进入多点多区域试种阶段,并通过食药监局审定,允许投放市场。</br>相信,以其超高的产量与低廉的成本,一定会走进川渝地区的千家万户,在这个冬天为广大市民送来实惠的放心菜。</br>这篇报道发出之后。</br>网站编辑通过融媒体平台,分发到了德阳、镇巴等地的地方媒体,询问真实性,并表达了想要做连续报道的想法,希望提供一些当地超市啊,市场啊,市民喜笑颜开购买“小满一号”豌豆颠的照片,共同宣传,传播本市正能量新闻。</br>德阳下面某县级市电视台民生节目编导看到了分发。</br>感觉有点意思。</br>就在办公室里问了一圈,问常买菜的几位知不知道有便宜豌豆颠了。</br>结果得到的回答跟报道的不一样。</br>有说便宜的都是打药的,有说拿药催的,还有说贪便宜买过,当时吃着觉得还行,吃完之后没几天身上就不舒服。</br>反正不是正经东西,现在的人都黑了心,吧啦吧啦。</br>编导纳闷啊,就给天汉那边去了个电话。</br>电话被转到了汉韵。</br>事情一说,汉韵那边还纳闷呢,说不可能啊,这都上市大半年了,年初的时候央视还报道过,就是新品种,写报道的时候都查过,食药监局批号都有的。</br>而且,种植基地就在你们德阳啊,你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br>县级电视台,选题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现在看见一個应该能有点热度的选题。</br>那编导还真去了。</br>按照汉韵的人给的地址,找到了王绍鹏那里。</br>王绍鹏已经事先被打过招呼,热情接待。</br>先带着去看试验田,大片大片的豌豆颠,长的那叫好啊。</br>又介绍长势为什么如此好,产量为什么高,不接豆子,营养全部供给给长叶,不挑土,日常管理简单,氮磷钾三大肥里面,氮肥豆科植物自己就会固氮,磷和钾几乎不用,成本自然低很多。</br>之后还看了采收,看了包装运到市场,根本没有用药啊泡东西啊啥的,就是正常的收割掐芽芽。</br>最后,王绍鹏主动提了,今年价钱低了好多,零售价才只有不到四块,地头收购价才两块多。</br>他们这个新品种还好说,传统品种的种植户快要赔本了。</br>编导问:“是因为流传着打药,催熟,不安全么?”</br>王绍鹏摇头,回答说:“那个不是主要原因,打药之类的谣言是在跌价后才出现的。这是新品种出现后的阵痛。小满一号产量太高,成本太低,客观上对传统品种形成了打压。毕竟几个月出产了上万吨,硬性定价控制不住的。”</br>最后还补充道:“现在科技发展太快,农业科技同样在飞速发展,每年推出的新品种不知多少,普通消费者意识还停留在过去也是情有可原。”</br>——</br>走访了一圈之后,编导回去还真的发了报道,做的还挺好。</br>有当地菜市场的走访,有种植豌豆农户的,有王绍鹏这边的,整了个上中下三集连续报道。</br>就是吧,专业性略有不足,把不结豆子的“小满一号”举例成了无籽西瓜。</br>其实要举例的话,苋菜啊、菠菜啊可能更合适些。</br>这两个在最开始是吃种子的,榨油或者直接吃。</br>到后来才慢慢演化成吃叶子。</br>只不过这个最开始距离有点远,还是穿着树叶拿着石头斧子木头长矛嗷嗷叫的时候。</br>几万年前吧。</br>通过考古发现才知道的。</br>总而言之吧。</br>报道播出去了,这位编导在台里广受赞誉。</br>但在市民中,没什么反应。</br>地方台都这样,没几个人看。</br>不过没关系。</br>这只是其中一个。</br&g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