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迈向大导之路!三国系列!(2/3)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挺值得玩味。
    很多年轻导演,每天碰面第一件事就是商量怎么去喷《英雄》。
    然而02年的时候,观众喜欢《英雄》。
    全靠同行电影衬托。
    文艺电影不断无病呻吟,任务电影叙事比较呆板,相比之下《英雄》就好看太多。
    之所以对《英雄》群起攻之,说到底是一些人不希望国内电影商业化,不喜欢旧有格局改变。
    也不希望看到电影市场握在国产商业片手里。
    希望像弯岛电影、棒子电影那样,市场给好莱坞,然后学院话语权给文艺、边缘电影。
    至于往后的《十面埋伏》《无极》《黄金甲》,黑的人中,加入了新势力。
    03年末港圈北上,盯上了这口肉。
    当然,不可否认,电影质量存在问题。
    《英雄》上映的时候,观众没见过这类电影产品。
    供不应求,有增值溢价。
    古装大片多了之后,只有优质的电影,才有增值溢价。
    后世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院线扩张,供小于求,《小时代》能卖钱,很多综艺电影也能卖钱,拍电影和做公式一样IP+流量也能卖钱。
    供大于求之后,粗制滥造就不行了。
    只有优质电影才能赚钱。
    好电影一开始排片不够高,也能通过口碑杀起来。
    片好可破!
    按照正常的逻辑,古装大片,经过一些片子失败之后,应该也会产生优质产品。
    但是没有按照这个逻辑走。
    前世,古装大片迅速臭掉烂掉。
    整个链条不是大陆的发展逻辑,而是港岛式的。
    很多港片题材就是这样烂的。
    一拥而上,把一个火的题材迅速搞烂。
    08年,电影市场自主权不够强,没法用市场逻辑。
    港圈插了一脚,弄出了《投名状》《赤壁》两部超级大烂片,再加上《见龙卸甲》《江山美人》等中小烂片。
    其中韩三瓶也起了不好作用。
    为了《投名状》《赤壁》回本,没有遵从基本的市场逻辑,强制排片。
    观众恶心坏了,古装大片、历史题材一下子臭大街。
    这里面,也有外部引导。
    这个时间点,外面干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色,戒》成功案例在前,拍激情戏擦边。
    或者是去拍大屠杀,好拿奖。
    古装大片在08年之后,就彻底凉凉,此后很多年也没有重启。
    韩三瓶聊起接下来的两个大项目:“这两部投资要四亿多,你决定交给新人来拍?”
    沈三通道:“联合执导,我做监制和第一导演,把控电影整体。总要把机会给他们,导演是技术工种,不实际上手成不了。”
    《曹操》《诸葛亮》两部戏,是沈三通要携带《赤壁》大胜之势,把历史大片话语权夺回来。
    走完前世没有走完的逻辑,产出古装大片的精品,历史大片。
    当题材泛滥的时候,精品是有溢价的。
    这两部戏,火车头电影主控,占三成份额。
    中影主投,也拿三成份额。
    剩余四成接受外部投资,分担风险,溢价出售。
    沈三通拿导演片酬,也要票房分成,这是他的号召力。
    7月15日。
    沈三通《赤壁》庆功宴隆重举行。
    规格很高,电影局领导,宣传部门领导全有出席。
    宁昊站着如喽啰,怀着复杂的心情参加庆功宴。
    发现没人理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