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春节的基调,热闹但不吵闹(2/3)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囧途》转入室内戏。
    沈三通取景大部分在武汉。
    火车站场景,没有选择室内搭景,而是将片场直接搬到了武汉火车站的铁轨上。
    剧组在一个角落安置好了几节车厢,车厢内的架子上摆满了行李和包裹。
    原版也是在武汉拍摄,只是拍出来不像是武汉。
    至少不像是10年的武汉,要往前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武汉在90年代就禁止三轮车在大马路上奔驰了,当地叫“麻木”。
    原版《囧途》居然还见到“麻木”,更离谱的是,汉口汽车站居然破烂不堪。
    武汉其他好的不说,交通发达可是全国首屈一指。
    九省通衢,交通不是一般的发达便利。
    米国亲自认可。
    也不是一般的重视交通基础建设。
    一共3个大型火车站,全国没几个城市能有。
    沈三通实地考察过,最老的武昌火车站,都是全自动电梯运物搭人。
    连的士、公交都可以开到火车站,不用搬出火车站,就可以回家。
    全国真没几个火车站像武汉那么方便。
    就谈上三层下三层的规模,也没有几个火车站有如此规模。
    这样一座城市,汽车站、火车站就是武汉门面。
    原版那种破烂不堪的场景,沈三通还让筹备人员找了一遍。
    不好找。
    需要仔细寻找,想复刻出来,还要部分搭建。
    不是没有,当下还是能找到的,只是要用心去找。
    原版拍摄是两年后,更难找。
    电影剧情里。
    是石家庄火车站,不是武汉火车站。
    原版时间有个小bug,坐飞机是大年二十八下午,坐火车是中午,沈三通修改了这个错误。
    飞机因为牛耿的乌鸦嘴,提前迫降,飞机出现故障,只能坐火车去长沙。
    沈三通这版,迫降原因还是大雪,但飞机没有出现故障。
    而是长沙大雪,机场暂停,再加上春运航线调度紧张,要明天下午或者后天才能飞,所以李成功选择了火车这个交通工具。
    沈三通先拍李成功和牛耿挤火车的戏份:“先排练一遍,告诉大家就当正常坐火车,不要看镜头。”
    外景第一场戏,沈三通确定了电影的格局。内景第一场戏,他用挤火车的戏,确定这部戏的主题基调。
    春运不应该是伤心事,应该是快乐事。
    阖家团圆,过大年。
    春运的基调,热闹但不吵闹
    在外面务工的,有些一年回家这一次,心中应该是满怀期待,带着一年的收获,拿着给孩子准备的礼物回家。
    原版的春运,无论是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都很吵闹。
    对于主创来说,想回家买张机票就能回家,所以没法理解进城务工的人,过年有多开心。
    不是说全部都开心,但至少大部分开心、喜悦。
    原版依然是视角问题。
    审视的视角。
    以李成功作为主视角,一个精英因为一系列巧合,闯入了下层社会,去审视、审判其他人。
    沈三通这版调低了李成功这个人物设定。
    事业比之牛耿成功,但是婚姻失败。
    因为他出轨,去年过年的时候,离婚了。
    李成功是个物质富有、精神匮乏的人。
    牛耿是物质匮乏、精神富有的人。
    这样两个人物,更有戏剧张力,才势均力敌,呈现出来的效果才好看。
    原版应该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视角很抽离,凝视、俯视的视角加在了李成功身上,导致李成功这个人物过于高高在上,没有平等的意思。
    在主创眼中,李成功和牛耿是不对等的。
    不仅经济上不对等,政治上也不对等。
    李成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家里妻子贤惠,孩子可爱,不耽误他包养小三。
    他只是暂时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危机。
    最终,小三见到了妻子的贤惠,自惭形秽,选择退出。
    而他也展现了富人的良心,家庭上选择回归家庭,老婆回应是“回家就好”,事业上打电话让小弟帮牛耿解决讨薪问题。
    解决的方法,不是帮助牛耿从牛奶厂老板要钱,也不是从借条欠债的要。
    而是李成功大手一挥,自己把钱掏了。
    当然,原版欠条有伏笔。
    借款人,和签字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这个欠条拿不到钱。
    但是不影响总体呈现的感觉。
    犹如《盗梦空间》里的斋藤一样,李成功这样老板的好心,解决了底层人牛耿的一个大难题。
    牛耿呢?
    他是很朴素,也会说出一个两个感人的道理,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最后问题的解决,是老板的神兵天降,发了善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