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舌战群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0章“舌战群儒”(第1/2页)
    “《平凡的世界》在思想深度上明显不足。”
    “其他作家的作品,都是大胆的探索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变革。”
    “这篇《平凡的世界》,讲的还是些平淡无奇的农村故事。”
    “缺乏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格局太小!”
    “.”
    江弦静坐在座位上,听着一位位评论家轮番对《平凡的世界》进行评价。
    一般都是对作品非常看好,认为作者写的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才会为一部作品举办研讨会。
    因此,在研讨会上出现这样群体批判一部作品的场景,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江弦瞥了眼角落里的路遥。
    只见路遥静静地听着,脸上仍旧保持着谦逊的神情。
    不过从他不自觉地抓紧衣角的双手,以及因为用力而泛白的指关节,就能看出,此刻他的内心一定如翻江倒海般痛苦。
    《花城》的主办方这会儿脸色也不大好看,谢望新满脸绝望。
    每带着期待看向一名评论家,那人就站起来巴拉巴拉批评一顿《平凡的世界》。
    这研讨会办的
    怎一个惨字了得?
    脸都丢完了!
    谢望新的目光从一张张面孔上扫过。
    刘锡诚、冯立三、何镇邦就连一向有独有敏感的评论家雷达,这次也没为《平凡的世界》提出什么相反的观点,而是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失望。
    “我很惊诧,这篇之中,农民形象写的就像是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化身。”
    “而且在如今这个文学创新浪潮汹涌的时代,这样的结构显得太过陈旧,就如同一件被淘汰多年的旧衣裳,怎么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感谢雷达同志的发言”谢望新声音有点低落,头也一点点低了下去。
    在嘉宾席位上坐着的苏晨,这会儿也一脸不安,完全没预料到《平凡的世界》会遭到这样的看待。
    虽然《花城》与《当代》一样,都被称为四大名旦。
    但其实是有差别的。
    《花城》因为地处边远,危机感比同为四大名旦的《当代》《十月》《收获》都强。
    因此,《花城》的编辑组稿愿望非常的强烈,为作家提供的服务也特别周到。
    比如,他们常常把作家请到广州,让他们住进全广州最豪华的白天鹅宾馆。
    而且不是住三天两天。
    是三月两月!
    就让作家住在里面写。
    他们《花城》很清楚,他们不拥天时,不占地利,只好努力寻求人和。
    因此,当《花城》编辑,注定了一个命运,那就是会比《十月》《收获》《当代》付出多,收获少。
    就因为不占天时、地利,所以无论他们为作家付出多少,作家给他们的稿子,多数是作家本人的二流稿子。
    这次拿到《人生》的作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花城》本来觉得是捡了个漏,铆足了劲儿,准备好好营销一番,创造一波发行的辉煌。
    结果研讨会直接扇了他们《花城》一巴掌。
    这部《平凡的世界》,在当下所有顶尖评论家看来,都是一部如它名字一样平凡的作品。
    正当谢望新和苏晨低落之际,一道声音忽的响起。
    “雷达同志说的很好,不过有几点我是不太赞同的。”
    路遥紧绷着的身体一动,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
    只见江弦身着中山装,一脸云淡风轻道:“我和路遥是好朋友,这部《平凡的世界》,他写的有多不容易,我是有所耳闻的。”
    “听说他为了把控写作的进度,每天严格规定自己的时间,不完成至少5000字的任务就不休息,为了节约时间,就用馒头和大葱来充当饭食,为了保持清醒,书桌上备好烟和咖啡.”
    “几年前,我在陕西,和路遥同志住在一起,他告诉我,要在40岁到来之前,写出一部超越《人生》的作品,作为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读过这篇《平凡的世界》以后,我觉得,路遥做到了。”
    “刚才有同志讲,这部故事节奏拖沓的像牛车。”
    “我不同意这一点。”
    “这部看似节奏缓慢,实则是路遥同志精心铺陈,为读者搭建起一个真实可感的生活舞台,他笔下的故事,如同缓缓流淌的河流,虽不湍急,却有着深沉的力量。”
    “在我看来,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恰恰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听了江弦的话,路遥刚才有些死寂的双眸,又渐渐的有了几分明亮。
    而会议室里的评论家们,也都身体微微前倾,目不转睛的盯着江弦。
    “在这篇漫长的叙述中,我作为一名读者,能够充分沉浸在的氛围里,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