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蟋蟀盒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溥仪当时在这棵树前站了十几分钟,内心非常复杂,直到很久后,才在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和别人说以前大家不会让他到这个地方来,因为这是前朝皇帝上吊死亡的地方,代表着朝代终结,所以宫里的人为了避讳,不会让他到这种地方去。
    我想,他感伤崇祯皇帝的时候,也一定在想着自己,和崇祯一样,一生都身不由己,被时代、被事情、被别人推着往前走。
    因此,幼年那段无知的时光,一定是溥仪最怀念的,也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了。”
    “原来如此。”
    翻译听过二人的解释以后很快反应过来,转而又觉得自己有点儿太大言不惭了。
    就从这段发言里,就能感受到贝托鲁奇和江弦对剧情和电影的把控水平。
    尤其是江弦这个剧本。
    单说蟋蟀盒子这个线索,既不偏离现实,又不歪曲历史,还完美的和溥仪的人物性格相吻合。
    这么一段剧情,真实的同时又做到了有戏剧性。
    这就是大师啊!
    人家大师想出来的东西,他还质疑上了?
    贝托鲁奇又对江弦所写的几段剧情进行了肯定,而且最让贝托鲁奇喜欢的,是江弦所写的台词。
    “这台词太有味道了!”
    因为《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是面向海外发行的,所以贝托鲁奇非常担心江弦写的台词,无法被外国人理解或是共情。
    你真正原汁原味的东方文化,老外可能会看不懂,所以必须掺和进去一点儿符合西洋人口味的内容才行。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庄士敦这个角色。
    在贝托鲁奇看来,这个角色就是引领外国观众理解神秘清廷的最好线索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2章“蟋蟀盒子”(第2/2页)
    “皇上,在我们国家,一般先进行考试一下。”
    “皇上是不能被考的。”
    “好吧,我们不得不改变一下,这样吧,皇上或许可以向我提问问题。”
    “你家的祖坟在哪里?”
    “在苏格兰,皇上。”
    “那你的裙子去哪了,你们苏格兰男人不都穿裙子吗?”
    “不,皇上,苏格兰男人不穿短裙,他们穿方格呢短裙。”
    “.”
    在贝托鲁奇看来,通过这些庄士敦和溥仪的对话,江弦就巧妙完成了中西文化的奇妙碰撞和交融。
    肯定了半天江弦的剧本,贝托鲁奇又有了一些想法给江弦。
    “婉容这个角色有点儿薄弱了,是不是可以多补充一些内容进去呢?”
    “你是想加强她和溥仪的感情戏?就像《火烧圆明园》里那样?”
    “对。”
    江弦的话立马切中贝托鲁奇的需求,他马上兴奋起来,“我听说她和溥仪的婚姻非常复杂,溥仪不是在那方面有缺陷么?”
    没想到江弦听罢以后摇了摇头,“贝导,您得考虑清楚,我们这部《末代皇帝》,究竟是要拿出历史巨片的厚重深邃,还是要写溥仪和婉容的闺阁秘事,我知道,一些香艳的剧情确实很吸引观众的眼球,但这难道不是牺牲了我们这部电影的格调和厚重感?”
    “这”
    提到贝托鲁奇,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就是情爱。
    贝托鲁奇很擅长拍情爱戏。
    香港有个风月片的导演叫李翰祥,贝托鲁奇就相当于是西方的他。
    说起来,李翰祥和贝托鲁奇之间还有大仇,因为李翰祥也想拍溥仪来着,就是电影《火龙》,拍了溥仪的后半生,为啥是后半生呢?因为溥仪前半生的版权都被贝托鲁奇买走了。
    这就导致俩人之间结下了梁子。
    据说,贝托鲁奇看过梁家辉饰演的溥仪后,还想邀请他参演《末代皇帝》来着。
    结果因为恩师李翰祥与贝托鲁奇不合,梁家辉便拒绝了贝托鲁奇的橄榄枝。
    说回正题,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他情爱的戏份总有一层引人思考的人性维度。
    就是看着很香艳,但是没法冲。
    嗯,这种东西,不用解释,大伙也都能明白。
    当然,正是因为贝托鲁奇这套能在欧陆情调和好莱坞式叙事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技法,这种雅俗共赏的拍摄方式,为贝托鲁奇带来了莫大的荣誉。
    但再厉害的导演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江弦看过贝托鲁奇的很多电影,他电影的一个软肋在于,跨国制作的属性,让这些电影不属于任何一片具体的土壤,所以常常会出现一种古怪的违和感。
    究其原因,还是贝托鲁奇在认知水平方面存在局限。
    就说《末代皇帝》吧,这部电影之所以令人称道,是因为贝托鲁奇避开了宏大叙事的窠臼,选择了个人视角。
    然而在剥除这些概念与方法上的成功,就会发现,这部影片对溥仪的性格与成长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