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安排后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门郎淳于长气喘吁吁地闯入,满面汗珠,双手挥舞,急切地喊道:
    “快!快!陛下和太后娘娘来探望舅舅了!”
    王凤闻言一喜,精神竟奇迹般地振作起来,试图翻身下床,但病体虚弱,一阵头晕目眩,几乎栽倒在地。
    王莽本想躲入后房回避,见此情景,只得折返,与淳于长一同将王凤抬回床上,手忙脚乱地为他更换衣物。
    尚未整理完毕,便听脚步声临近,随侍太监尖声高呼:“皇上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王莽与淳于长连忙放下手中的衣物,整敛衣襟,跪在床边,低头不敢言语。
    或许因屋内光线昏暗,成帝并未立即注意到他们,径直走到床前,俯下身子,轻声关切道:
    “舅父!朕因琐事繁忙,迟至今日才来看望。
    你的病情好些了吗?”
    王政君望着消瘦的大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王凤略显激动,嘴唇哆嗦,努力睁大眼睛,颤声道:
    “老臣病体沉重,无法行君臣大礼,请皇上恕罪!”
    成帝已在床榻边坐下,握住王凤枯瘦如柴的双手,仔细端详他的面容,声音不禁哽咽:
    “舅父一向身体硬朗,为何一个多月未见,竟憔悴至此!”
    王凤任由他握着手,幽幽叹了口气:“陛下,花无百日红,人总有一终。
    千百年来,循环往复,再平常不过。
    老臣如今已是风中之烛,瓦上之霜,不久于人世了!
    陛下应以国事为重,不必为老臣费心。”
    “舅父切勿过于消沉。大汉江山这十多年来长盛不衰,全倚仗舅父之功。
    舅父为国操劳,却丝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以致现在憔悴如此。
    朕……心里实在难受……”成帝脸上露出凄然之色。
    王凤老泪顺着脸上的沟壑四下流淌,打湿了锦被,呜咽着话语含糊不清。
    “陛下,老臣性情率直,自从担当国家大任后,多次触怒陛下,惹得陛下生气劳心,实乃死罪。”
    随后喘了口气,情绪平稳许多,话语也更加流畅,
    “可惜,臣才学浅薄,能力欠佳,虽然日夜忙碌,终究未能实现夙愿,让陛下失望了!”
    说到伤感处,又开始哽咽起来。
    成帝赶忙握紧他的手,柔声宽慰:
    “舅父千万不要自责,是朕少不更事,不能协助舅父多做事情,反而时常拖后腿,想来倒真是惭愧。”
    顿了一顿,有些急切却又吞吞吐吐地说,“舅父……朕……按理说这话不当说出,但为大汉江山设计……”
    王凤知道成帝想说什么,开口道:
    “陛下见外了。
    老臣已经看得很开,无须避讳。
    再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是为臣的本色,没有什么不好说。”
    “舅父不见怪就好,朕是想问一下,倘若舅父真的不测,大司马之职,该由谁来接替最好?”
    王凤终于松了一口气,就怕成帝不问这事!
    这一个月来,心中总放不下的,也正是这件事。
    现在足以说明,皇上对自己还没有疏离,对王家,也没有放弃。
    那么,王家的威势,毫无悬念地可以顺接下去,自己也算死得其所了。
    王凤凝神思索片刻,徐徐说:“陛下,那就恕老臣信口开河了。
    俗话说,娘舅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说到底,还是自家人放心哪!再者说,家国一体,道理相通。
    故此,老臣以为,还是任用亲信最好不过。
    陛下的从舅王音,原先担任长乐卫尉,恪尽职守,为陛下的安危可谓日夜操劳。
    后来因为铲除佞臣王章立功,升任御史大夫,更是兢兢业业,成为朝臣的表率。
    倘若能让他接替大司马之职,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汉江山强盛有日啊!
    老臣鄙陋之见,还望陛下谨慎考虑。”
    王凤话一出口,成帝立刻连连点头:“舅父所言极是。
    从舅在长乐宫任职多年,从未有过闪失,担任御史大夫之后,更是博得满朝文武的首肯。
    舅父养病这一个多月里,朕已经开始依靠从舅。
    以后有从舅辅助,朕也就高枕无忧了。”
    王凤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声音微弱的开口:“陛下,老臣认为王谭此人不可用。
    他虽为臣之族亲,但才疏志浅,难以担当大任。”
    一旁的王政君闻言,泪水终于滑落脸颊,哽咽着说:“大哥,我深知你一直对王谭有所保留。
    放心吧,我会和陛下一起,审慎处理此事,不让你的担忧成为现实。”
    成帝也点头表示赞同。
    牵肠挂肚的心结就此解开,王凤心下一阵舒坦。
    眼角余光看到床头后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