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再次被更改的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多道理自先贤经典之中而得出,而陈彼所观当年先祖陈野的手札、陈慎等人所总结的“陈子”一书,借助悟道龙场而从中凝结出了陈野真正的“思想”。
    在陈彼看来,根据先贤们的路子,可以将陈野的思想大致上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政治思想。
    其二:哲学思想。
    其三:为人思想。
    其四:家族思想。
    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可以传授给陈氏“门生故吏们”的,而剩下的第四个部分则是只能够由陈氏的子弟们去践行的。
    比如先祖口中一直所说的“问心无愧”。
    陈彼坐在书案之前,一边思索一边落笔,他想将陈野的思想总结出来一部崭新的书籍,在其中传授陈彼的“政治思想”,也就是陈氏门生们最应该践行的内容。
    “便叫做“政治学”吧。”
    陈彼没有犹豫,在纸张上写下这三个大字。
    在陈野的政治思想中,以法为外衣、以“民”为核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用法治来限制最低的“道德”,用道德来覆盖最高层面的“法律”。
    往日里,陈氏一直被归属于“法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氏在无论什么年代都太过于坚持“法”了,而在这个愚昧的、“董仲舒大一统儒家”还未曾出世的时候,儒家与法家、道家的界限还是非常清晰的。
    因此陈氏的学子又好像是法家弟子,又好像是“以民为贵”的儒家弟子。
    这也是导致陈氏门生较为松散的原因,他们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框架去约束自己,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结构”。
    房子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会松散,而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就会变得懒散,文章没有一个围绕着的“中心结构”就会变得不值一提。
    在陈彼所书写的“政治学”当中,儒也好,法也好,甚至是墨家的“尚贤”也好,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劈开了一半,之后融入了“政治”当中。
    甚至陈彼越写,越越觉着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其他几个流派的内容。
    当这本书写完了之后,外面的环境也从夏天变成了冬天。
    陈彼坐在拙身楼中,看着自己面前的这“成稿”,脸上不由得带着了些许的平和,理越多越明。
    他整个人看起来也没有了以前多少带着的那些“繁杂”之感,看起来更为通透了。
    “政治学”完本。
    陈彼稍作休息了几日之后,低下头继续开始整理起来另外一本书。
    这本书叫做“世家说”。
    在“政治学”当中,上半卷蕴含着陈氏的政治智慧以及政治思想、下半卷中也提及了“哲学思想”,比如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官,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这和其余流派的诸子经典一样。
    而“世家说”则是蕴含着一些过于“先进”的思想,这本书陈彼写出来之后并不打算让其他人看,但每一任的陈氏嫡传子弟必须观看、学习。
    这是他留给家族的“礼物”。
    时间匆匆的过去了不知道多长时间。
    后元九年的秋天就已经在众人恍惚之间来到了,这一年中,大汉帝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英杰人物。
    比如周勃的儿子“周亚夫”。
    这位在历史上都显赫有名的将军,终于从“校尉”走到了将军的位置上,可以统辖一军了。
    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也是每年都在增加。
    但.
    这一年,同样的迎来了许多先贤的死亡。
    世上最无情的东西,大概就是时间了,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物,无论你在人世间拥有多少的智慧、力量、权势,当时间抵达在你身上的时候也无可奈何。
    后元九年,冬。
    在冬日刚来的时候,大将军韩信、太尉陈得两个人就同时病重了。
    两个人的病来的又急又猛,几乎是头一日还在吃酒,夜晚便已经在床榻之上无法起身,后一日便已经被太医言说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余地了。
    死亡是公平的,当他降临的时候,任何人都没有办法。
    就在这一年的冬日,当陈得、韩信同时病重的时候,远在边疆“狼居胥山”外的匈奴再次有了动作。
    长生天或许在这一年真的开始眷顾了他们,匈奴再次出了一位雄主,他从微末中生出,而后一统整个匈奴,发展了匈奴的势力。
    他听闻了两位将军病重的消息,于是决定在这个时候试探一下大汉的威严。
    当然――
    这位新的匈奴大汗还没有那么愚蠢,直接发兵,他令使臣前往长安城,看一看这长安城中的一切,窥探一下大汉的荣光是否开始衰退。
    若大汉的荣光开始衰退,那么这位强大而又威严的匈奴可汗,便要动手了。
    长乐宫中
    刘恒的神色更加平和,十年的皇帝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